網紅保險產品風光不再“首月1元”銷售模式遇強監管

“公司通過互聯網平台在售的保險產品將在年底停售。”日前,某保險公司銷售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這款產品的合同里未註明保費繳納整體情況、未對保險責任等重要內容充分提示,根據銀保監會相關規定,公司將停售此款產品,並在監管的要求下對產品端做出整改。

近期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已經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應於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互聯網人身險業務整改,不符合《通知》有關條件的主體和產品2022年1月1日起不得通過互聯網渠道經營。

重拳整頓“首月1元”銷售模式

停售的原因與部分保險機構違規經營、不當創新有關。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互聯網保險”等字眼,顯示有1155條搜索結果。有投保者稱,被“首月1元”的廣告宣傳所吸引,之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每月被自動扣費150元。還有以“每月1元”為營銷賣點,誘導老人開通自動扣款功能,每月扣款百餘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首月X元”表面上可以讓用戶決策成本比較低,但實際上是通過大量依靠“首月X元”“免費贈險”等話術引流,誘導消費者。

急功近利的營銷模式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11月9日,銀保監會通報,水滴經紀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違法行為。例如,在銷售安心財險的產品時,水滴經紀實際銷售首期保費按“首月0元”“首月3元”收取,低於其餘各分期保費。對年繳保費按月分期收取,實際銷售時首期保費按“首月3元”收取,低於其餘同等時間各分期保費。銀保監會決定對水滴經紀及相關負責人罰款合計120萬元。

一位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互聯網新規下發不久,銀保監會開出罰單,可見其整治決心。這次新規影響最大的是儲蓄型險種、部分高收益產品、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投資連結險等。以後有資格在互聯網上銷售10年期以上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的保險公司,必須要符合特定的條件。重疾險、增額終身壽險及年金險,下架產品將回歸線下業務銷售,不再回歸線上。重新上架的互聯網銷售產品名需備案帶有“互聯網”三個字,才能在線上銷售,並且僅在線上銷售。

險企將重新洗牌

隨着大批產品下架,未來險企將重新洗牌,產品結構也將迎來重大變化。

《通知》對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做出資質上的要求,例如要求保險公司應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20%,核心償付能力不低於75%;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連續四個季度責任準備金覆蓋率高於100%;保險公司治理評估為C級(合格)及以上以及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據一位互聯網保險公司負責人透露,保險機構根據《通知》整改后,64家保險公司中,有56家公司可銷售互聯網產品,佔比87%左右,但可銷售互聯網10年期及以上普通型人壽產品和年金產品的公司只有20家,其中新華人壽尚處於待定狀態,人保壽險、泰康人壽、平安人壽、中國人壽等頭部公司依然在列。值得注意的是,百年人壽、渤海人壽、華夏人壽、君康人壽等8家保險機構不具備銷售互聯網產品的資質。

“此次《通知》將互聯網業務的開展與保險機構的償付能力、綜合評級、準備金提取綁定在了一起,進行了業務限制。”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就意味着對中小型保險公司有相當大的展業抑制。大型險企將走上網絡,中小型險企將回歸線下。

產品創新迫在眉睫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保險公司自營網絡平台保費佔比持續下滑,從2018年底的45%下滑至2021年上半年的22%,體現了互聯網時代流量、場景的重要性,也體現了保險公司自營網絡平台運營能力有待提升。隨着互聯網保費規模上升,業態發展多元化,多渠道發展布局是行業長期趨勢。此外,線上化系統平台搭建能力方面,大多數保險公司互聯網業務中台或專屬的業務系統仍需完善,很多工作仍依賴人工處理,線上智能化的風控能力和時效有待提升。

針對當前產品同質化,無法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等問題。業內人士預計,從中高端醫療險產品來看,未來產品創新有望趨於差異化及覆蓋人群細分化,針對亞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保險需求將會得到滿足。同時,“保險+服務”的模式有望進一步深化,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務體驗。從普惠性健康險來看,未來產品有望多元化演變,從覆蓋病種、免賠額、保額、支付方式等方面可能出現多種表現形式,並形成基本醫保和商業保險之間的有效補充。

(0)
上一篇 2021-11-19 07:53
下一篇 2021-11-19 07: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