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的“流浪地球” 竟是一根柱子

地球環境被人類練廢了怎麼辦?那就開一個新的!剛剛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慷慨解囊的貝索斯,帶着他高中時代的“太空殖民”夢回來了。近日,貝索斯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辦的2021伊格內修斯論壇(Ignatius
Forum)上親身“帶貨”——他的私人太空旅行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

他還通過《哈佛商業評論》回嗆那些說他只顧“上天”,不管地球的批評者,“我在貝佐斯地球基金上的投入比我在太空領域花的錢還多。”

太空探索和拯救地球這兩件事,是密切相關的,不是對立的。這是他為自己辯白的立足點。

給我們的後代上個太空戶口

貝索斯最近在環境熱點上的頻頻發聲,可以說是把“地球大使”的溫情人設玩明白了。

不過,老對手馬斯克的目標顯然更加膾炙人口、深入人心——馬斯克放話稱“想要死在火星上”,想要在2050年前建造出火星棲居地。於是,他在2002年創立了SpaceX,設計可以重複使用的火箭、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

SpaceX所服務的終極夢想是要在火星上開拓一個有100萬人口的、自給自足的城市。SpaceX計劃的時間線也頗為緊湊:2024年向火星發送貨物,2026年開始載人任務,2030年開始構築火星城市。

貝索斯的“流浪地球” 竟是一根柱子

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的插圖,展示了SpaceX火箭立在火星表面上

儘管馬斯克還沒有詳細透露他準備用什麼技術來實現上述夢想。按照《商業內幕》的整理,馬斯克的路線是這樣的:先把一艘載人星際飛船發射到環地球的軌道上,接着是發射幾艘飛船為打頭陣的那艘飛船填充燃料,使其能夠從軌道上向火星行進。

馬斯克揚言,載人飛船一次可以搭載100名乘客,往返火星旅遊一趟的預算會在10萬到50萬美元。馬斯克認為這個價格是發達經濟體中多數人可以負擔得起的,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變賣地球上的家產移民去火星。

不過,貝索斯對於馬斯克的火星路線嗤之以鼻。那他給出了什麼樣的方案呢?

貝索斯想把太空殖民地建在靠近地球的地方。創立於2000年的藍色起源,正是為了這個遙遠的目標存在。他本人也在今年7月的首次載人太空任務中搭載藍色起源新謝波德號火箭,寫下太空旅行產業的一塊里程碑。

貝索斯的“流浪地球” 竟是一根柱子

奧尼爾圓筒里的未來世界 / 藍色起源

他也不止一次公開“拉踩”馬斯克試圖在第二顆星球上再創生命的計劃。理由是,人類前往其他星球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當然,馬斯克也回踩了一腳,稱貝索斯給地球開“小號”的想法“毫無意義”。而目前,藍色起源的團隊處在“造車”階段——計劃在2023年讓機器人太空貨運飛船登陸月球。

“幾個世紀后,很多人將會在太空出生。這將是他們的第一個家,”貝索斯說,“他們將在這些太空殖民地出生、生活,然後到地球度假,就像你現在去黃石國家公園觀光一樣。”

所謂“太空殖民地”的圖景,按照貝索斯的描述,建立在旋轉的、漂浮在太空中的圓筒中。每個圓筒可以容納100萬人,在這裡可以模擬地球的天氣、引力和生態,有河流、森林和野生動物。

奧尼爾圓筒:要這鐵棒有何用?

貝索斯提到的圓筒,相當於一個迷你地球。這個概念來源於物理學家傑瑞德·K·奧尼爾(Gerard O’Neill)給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們布置的一個任務——設計一種讓人能夠在太空中生活的居所。他們在1974年的《今日物理》上發布了細緻的設計思路。貝索斯正是在大學里受其影響,開始踐行一系列“工業化太空”的願景。根據《政客》報道,美國國家太空學會還在2018年授予了貝索斯“傑瑞德·奧尼爾紀念獎”。

貝索斯的“流浪地球” 竟是一根柱子

傑瑞德·K·奧尼爾

奧尼爾圓筒由直徑6.5公里、長度為2000公里的巨型圓柱體組成,兩端還有以相反方向旋轉的氣缸。圓柱體上都有三個可居住的陸地空間,可以容納數百萬人;有三個窗戶,三個鋁製的鏡子可以在圓筒內部製造晝夜循環。圓筒將懸浮在月球軌道第五個拉格朗日點上。

眾所周知,宇航員在太空會處於一個失重的狀態。所以,想在太空常駐,首先要模仿地球上的重力——這可以通過讓圓柱體繞自身軸線旋轉產生的向心力來實現。至於要多久轉一次呢?根據可考資料,可以把圓柱體的尺寸和地球的加速度(9.81)值代入加速度方程(a=v²/r)來估算,即每小時要旋轉28次左右,也就是每兩分鐘內旋轉一周。

貝索斯的“流浪地球” 竟是一根柱子

奧尼爾圓筒設想

奧尼爾太空家園能成立另一個必要條件是——製造和地球上相似的大氣層,否則人類就像活在一個懸浮在真空中的熱水瓶里,迎接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洗禮”。或許只有齊天大聖能在這種極端條件中煉就火眼金睛,我們的肉體凡胎定無福消受。

對氣體的控制還關係到我們想創造怎樣的微觀氣候。一種設想是,在奧尼爾圓筒的氣瓶中配備與地球上比例相似的氣體,並配合窗戶上的鏡子的開合形成晝夜溫差——陽光直射進圓筒中,到了晚上把鏡子移開,發散生物所帶來的熱量。

另外,貝索斯對環境話題的各種探討中還經常強調一個問題——人類對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奧尼爾圓筒將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為生產生活提供電力。在地球上我們對太陽能的使用效率經常是不充足的,太陽能發電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也是併網的一大技術難題。而太空中能接收和利用的太陽能是不間斷的、不分晝夜的。因此,貝索斯認為,出於環保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動機,數個世紀后的人類不妨考慮把採礦等高耗能的重工業轉到太空,把住宅和輕工業留給地球。

小說家改編世界?

“我覺得這就是在寫小說。”一位天文愛好者告訴虎嗅,他覺得貝索斯開的腦洞很不現實,“划不來”。他認為星際旅行的速度是首要的問題,以今天的發射技術來看,引擎的效率嚴重不足。打個比方,就算是我們要跑到月球上,以嫦娥五號這個“小東西”(總質量合達8200公斤)作為參考,24號發射,1號才到月球(速度超過11.2公里每秒),何況是發射一艘容納數百萬人的龐然大物。

對此,貝索斯和馬斯克或許會愉快地承認,他們本人就是要做小說中的主宰。貝索斯曾表示,“夢想家是第一位的。寫科幻小說的人,他們先考慮一切,然後建造者出現並實現它。但這需要時間。”

這是發端於帝國主義時代的早期的科幻小說給貝索斯和馬斯克們留下了的精神遺產。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吉爾·勒波雷(Jill Lepore)曾撰文審視現在這群硅谷的科技巨頭——他們似乎背負了全人類的使命,去解決那些最困難的、災難性的末日困局。勒波雷形容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與其說是由收益驅動,不如說是由科幻小說的幻想驅動”。

至於“划不划得來”,若按貝索斯建立藍色起源的動機所言,便是通過商業化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如今,貝索斯們已經有足夠的財富、當然也包括拉上投資人的財富去把青少年時代所着迷的、關於建造世界的幻夢付諸現實。從2017年開始,他每年出售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用來投資藍色起源。

霍金曾預測,人類將在未來一千年內滅絕,除非我們在未來兩百年裡找到新的棲息地,無論是在太空中還是在其他行星或衛星上。留給貝索斯們的時間,仍有幾個世紀,前提是這項事業後繼有人。

不過,無論這些太空殖民計劃會多麼成功,它的容量始終留下一個道德的拷問——富人們都上太空了,剩下的人怎麼辦?雖然貝索斯樂觀地預計,奧尼爾圓筒可以容納100萬人,但顯然絕大多數人類還將留在地球上。如果你覺得現在的房子已經夠貴了,那麼貝索斯的奧尼爾世界又是留給誰的容身之地?

既然今天探討的一切還如此虛幻,不妨讓思緒再往後穿梭數百年。倘若“小號”們——比如貝索斯的奧尼爾圓筒,抑或是馬斯克的火星定居點都乏善可陳,到時的人類(或是其他生命形態)又會用怎樣嘆惋的目光,回望我們當下的這個“大號”?

(0)
上一篇 2021-11-18 18:52
下一篇 2021-11-18 18: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