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稻“雲大107”在雲南紅河流域梯田“一種多收”獲成功

金秋時節,雲南省元江縣南灑村梯田種植的300畝多年生稻“雲大107”一片金黃。記者24日從雲南大學獲悉,近日,農業農村部水稻專家組對多年生稻“雲大107”示範區進行了田間測產驗收,測產結果顯示百畝連片晚稻畝產464.8千克。

e8291eb1-5f2a-4ce1-887b-884186623c05_zsite.jpg

圖為當地村民扛着剛收割的一捆水稻。 李嘉嫻 攝

2.jpg

圖為當地村民和工作人員在田間進行測產驗收。 李嘉嫻 攝

據了解,多年生稻“雲大107”示範區由雲南大學、雲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及元江縣鄉村產業發展中心等單位組織實施。多年生稻在適宜區域只需種植一次,從第二年(季)起無需再犁耙田地、買種子、播種、育秧和栽秧等生產環節,只需要做好田間管理就可實現連續多年(季)的水稻輕簡化生產。該技術顯著地減少了種子和勞動力投入,精簡了許多繁瑣的生產環節,極大地降低了田間勞動強度,是一項輕簡化少免耕稻作生產技術。

元江南灑村民主要農業產業以水稻生產和養牛為主,種植多年生稻可以實現種一年收2季稻穀和3次稻草,還可連續種植多年。多年生稻“一種三收”模式既解決了南灑村人的口糧問題又解決了牛的飼草,達到穩糧增收,是鄉村振興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模式。

雲南大學胡鳳益團隊聯合相關單位,在雲南省科技計劃等項目支持下,經過了20多年的艱苦探索,發明了利用長雄野生稻無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原創性構建了多年生稻育種理論體系和耕作栽培技術體系,實現了多年生糧食作物育種“0到1”的突破,是水稻育種和栽培技術的補充和完善,為水稻的綠色生態低碳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3.jpg

圖為當地村民和工作人員在田間進行測產驗收。 李嘉嫻 攝

到目前為止,雲南大學已經培育出了“多年生稻23”“雲大25”“雲大107”等適應多個生態區的多年生稻品種,其中“多年生稻23”於2018年通過雲南省審定,是全球第一個審定的商業化生產應用的多年生作物品種,在多年生作物育種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自2018年組織在全國南方稻區的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等省(區)對多年生稻進行試驗示範,已累計試驗示範應用12萬多畝。

此外,多年生稻技術也已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老撾、緬甸、泰國、孟加拉國、伊朗、烏干達、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開展試驗示範,顯示出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前景,為世界稻作生產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完)

(0)
上一篇 2021-10-25 10:01
下一篇 2021-10-25 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