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刷手機超過9小時 網癮老人背後不全是孤獨

隨着互聯網的“適老化”改造,越來越多老年人會熟練使用智能設備。網絡平台的投其所好、日常生活擠壓娛樂時間、社交趨於網絡化等原因,讓部分老人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可能沉迷其中。凌晨1點,卧房門下透出微弱的光,孫一然知道自己62歲的母親王桂芬又躲在被窩裡刷短視頻。

廣場舞也不跳了,商業街也不逛了,美其名曰“咱不給疫情防控添亂”,可一沒事就拿起手機,本來眼睛就不好,玩手機還不開燈。

王桂芬只是眾多“網癮老人”之一。《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統計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64.8分鐘,甚至有0.19%的老人日均在線超過10小時。隨着互聯網的“適老化”改造,越來越多老年人會熟練使用智能設備,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部分老人沉迷其中。

老人每天刷手機超過9小時 網癮老人背後不全是孤獨

老人每天刷手機超過9小時

一推門,王桂芬立即關上手機屏幕裝睡,像極了孫一然上學時在被窩裡偷看小說被抓現行。

王桂芬患有糖尿病,需要堅持鍛煉,久坐久卧看手機對身體不好。一說起這事,母子倆經常吵架。

晚餐后,父母分別低頭看手機短視頻,視頻里講述子女不孝順、老人如何理財、怎樣刷視頻賺錢的,魔性的笑聲、激昂的背景音樂時不時響起。

每年11月份,孫一然都會帶父母體檢。今年提前了,因為母親最近頭暈眼花。不僅肩頸腰背疼痛增多,食慾也不好。當著醫生的面,孫一然才得知,母親每天玩手機超過9小時。

醫生告訴王桂芬長時間低頭玩手機會加重頸椎病,弱光下久盯小屏幕視力會下降,還可能患上青光眼。長期靜坐容易血液黏稠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我把趣頭條、拼多多、抖音全都卸載了,她自己偷跑到營業廳找人幫着下載回來。”李葉梅提起這件事就生氣。母親張蘭不會使用二維碼支付,卻在客服的指導下,學會了刷視頻攢積分,用來換取話費。李葉梅告訴記者,母親心理上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很嚴重。聽說卸載了,差點扇她一巴掌,又哭又鬧。

高級心理諮詢師王娜娜表示,老年人的精神依賴更強,年紀大了,子女關係淡漠、老朋友去世、孤獨感更加強烈,這些都會加重老年人對某項事物的依賴性。

“適老”改造下“護老”不足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60歲以上老年網民達9682萬人。國家和地方適老化政策頻頻出台,切實解決老年人上網難題。然而,由於互聯網對老人的保護力度不足,部分老人反受其傷。

“我能在網上知道啥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還學會了用小蘇打加白醋疏通下水道。”67歲的林覺廣說,退休後有大把時間,可養花、書法、釣魚比“活色生香”的短視頻“枯燥”多了。

同時,他也覺得上網有利有弊,一些短視頻越看心裡越焦慮,“為啥人家的小日子過得那麼精彩?”海量的信息、成熟的算法把短視頻做得投其所好,不同的表達形式,卻都傳達出一樣的社會焦慮情緒。

張蘭和李葉梅同住是為了帶孩子,80歲的母親健在,她每三四個月就要往返一次兩地。小外孫還在吃輔食,張蘭一天要做六頓飯,加上洗衣、打掃,一天下來空閑時間累計不到2小時。刷短視頻成了她成本低、效率高的唯一娛樂手段。“我也知道賺不了幾個錢,還累得腰酸背痛,可設計的獎勵規則實在讓人停不下來。”張蘭說。

如果說平台追求流量,不會太多考慮老人成癮的問題。那麼,社交網絡化則是年輕人也沒逃離得了的趨勢。“跳廣場舞、旅遊需要老姐妹們都有時間,上網一個人有時間就夠了。”王桂芬說。孫一然說,年輕人在通過互聯網維繫朋友圈,老人也難跳出來。

開啟安全、舒適的互聯網“老年模式”

老人學會上網后,不都是被詐騙或者沉迷短視頻,王娜娜以自己的母親舉例說,母親讓她幫助下載了一堆親子教育APP,學起了如何帶娃。網絡給老人確實帶來了便利、拉近了家人的距離,減少了代際矛盾,也有利於老人參與社會的深度和廣度,享受社會發展的紅利。

“老小孩兒、老小孩兒,老人變老后好奇心和探索欲更重。一味限制戒不掉網癮,就像青少年一樣。”王娜娜建議,讓老人能夠待在安全、舒適的互聯網“老年模式”里,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舒適”的網絡環境需要家庭、社會等多方共同推進建設和維護。家人或社區工作者在教會老人上網的同時要持續傳授給老年人網絡安全知識;互聯網平台建設應當避免強娛樂、輕內容的設計,引導老年人正確使用網絡;社會在公共區域更多地規劃老年人娛樂設施及場地,讓老人也有放下手機的動力。

李葉梅表示,老年人機能減退,自律能力不足,應當從根源上分流和管控,也可以研究推出老年人模式,讓詐騙、廣告推銷信息被攔截在老人手機的“垃圾箱”里,讓短視頻刷屏有時間限制,制定強制休息時間。

(0)
上一篇 2021-09-18 09:34
下一篇 2021-09-18 09: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