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大小周成趨勢 打工人能否告別加班

6月25日,快手宣布從7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員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向員工支付加班工資。此消息一出,輿論大都持肯定態度。所謂的“大小周”是指一個星期單休,再下個星期雙休,如此循環,目前已經成為有互聯網行業特色的休息方式。一直以來,不少互聯網企業開始把加班視為一種制度文化。

員工變相“自願加班”成為一種普遍風氣,不願意接受加班的則可能面臨考核不達標甚至被掃地出門的局面。

取消大小周成趨勢 打工人能否告別加班

至上而下的改變工作作息時間的不止快手一家。騰訊旗下光子工作室出台了新的作息安排,從6月14日起開始推行“強制不加班雙休”的政策,要求每周三18點準時下班,其餘工作日不晚於21時離開辦公區域。同時,公司要求周末與法定節假日要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休息,並明令嚴禁周末連續兩天加班,如果因特殊情況需要加班,必須提前向領導申請並闡明理由。

一方面,這是輿情所驅動。互聯網員工,是最熟悉網絡的一群人,他們有很強的網絡話語權,更能設定話題以及觀念。所以,從當初996的呼聲開始,互聯網公司的加班問題,就一直是輿論的熱點。現在這些大公司站出來,對輿情做出根本性的正面回應,是一件好事。

更深層次的,一般認為:工資水平提高,勞動者最初會選擇增加工作時間,以獲得更多收入,於是,勞動力供給量會增加,工資水平與勞動力供給量成正比關係。簡單的說,在這一階段,工資越高,會更多的工作。如果工資水平繼續提高,有了豐厚的收入后,收入的邊際效應遞減,也就說,錢已經夠多了,放在銀行里,也只是一個數字,於是,勞動者就傾向於花錢,自然認為休閑比收入增長更重要。他們就寧願選擇增加休閑而減少工作時間,致使勞動力供給量反而減少,此時工資水平與勞動力供給量成反比關係。簡單的說,在這一階段,工資更高了,人們反而不願意工作了。但這個解釋還過於一般化,還可以更細緻一些。

在互聯網,創業四起,蓬勃發展的時代,是一種“贏家通吃”模式。如果當不了贏家,損失很大,如果當上了贏家,收益非常大。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下,老闆戰戰兢兢,不敢放鬆,員工也被帶動着不敢放鬆,加班加點。這種加班加點,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於是,我們看到周圍的成功人士、互聯網新貴都是工作狂。

這個階段,可以看作工作與休閑選擇的第三個階段。

工作與休閑,休閑的收益是人效用的滿足,其成本是工作收入,而收入的效用存在邊際遞減。最初,收入少,人們需要錢,收入的效用大;然後,隨着收入增加,收入的效應邊際遞減,不工作損失的錢,不再重要,人們選擇休閑;然後,收入繼續增加,繼續邊際遞減,但是,這個時候,收入在數量上的增加超過收入邊際遞減的效應,於是,人們再次放棄休閑。

不過,事情還沒完,還在繼續發展。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競爭態勢,相應的職場上升空間,財富效應,也減少了,甚至,連業績、成果空間也減少了。於是,競爭變為了員工比誰能做出更精美的PPT,誰下班時間更晚,誰加班更多。這就是內卷。所謂內卷,解釋起來很長,但簡單的說,就是無效競爭。

對於公司來說,內卷是不必要的負擔,既要增加加班費,又有承擔輿論壓力,最關鍵的是,它是無效的,對公司並沒有好處。那麼,公司就會出手抑制這種無效的加班,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至上而下的改變上班的時間規定。有了這個規定之後,原來不願意加班的人,可以放心大膽的下班了;原來願意加班的人,再加班,也沒了加班費。即便不要加班費,也需要承受一些來自於同事的壓力。所以,公司的決定,肯定比相關法律更有效。

不過,雖然這一決定在輿論中,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卻並不一樣,有人表示,如此一來,一個月要損失好幾千元。其實,這樣的人並不是少數。6月17日,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就取消大小周問題公布調研結果,表示字節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因此結論“再研究下”。

可見,希望加班的人還不少,那麼,當一部分人願意加班,而公司的確存在相應的需求的時候,這部分人就可能會重新帶動其他人加班,以至於加班重新成為一種氛圍。畢竟,法律可以保護勞動者應得的權利,公司制度可以禁止加班,但卻無法阻止一個更願意加班,哪怕免費加班的人,獲更容易獲得升遷、加薪。

所以,加班制度,本質上它並非規定出來的,而是演化出來的,其最根本的根子,在於中國人對休閑與上班的選擇,以及員工作為共同體的一致行動與集體性,建立共識的能力這類因素。

(作者劉遠舉 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0)
上一篇 2021-06-25 20:29
下一篇 2021-06-25 2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