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亞洲供應鏈公布:6家半導體公司上榜 市值均漲

本周三,科技媒體 DigiTimes 發布了 2021
亞洲百大供應鏈(ASC100)調查。該調查按收入、利潤、市值和其他財務指標對公司進行排名,以體現這些公司在供應鏈中的地位。上榜公司主要為提供電子、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的公司,包括半導體、電子元件、機械、科技產品和設備、消費電子、汽車製造以及汽車零部件和設備。

所謂的供應鏈公司也並非狹義上僅提供零部件、加工的廠商,也有提供面向消費者產品的企業。

以收入計算,日本豐田、韓國三星電子、中國台灣富士康為亞洲前三大供應鏈集團。從行業角度來看,半導體行業共有 6 家企業入選,雖然數量較少,但是其平均利潤和市值領先其他行業,中國台灣廠商台積電是其中利潤率最高的公司。

百大亞洲供應鏈公布:6家半導體公司上榜 市值均漲

從亞洲百大供應鏈名單可以看出,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佔據亞洲半導體的前四席。

01. 供應鏈 3 大發現與 3 大趨勢

據調查負責人、DigiTimes 副總裁 Eric Huang 介紹,本次調查有三大發現,DigiTimes 也總結了亞洲供應鏈的三大發展趨勢。

1、東亞地區企業實力強大,前十有 5 家汽車製造公司

首先,本次上榜的 100 家公司中,大多是來自東亞地區,包括 37 家日本廠商、47 家中國公司(其中中國大陸企業 33 家,中國台灣 14 家)、11 家韓國公司。東南亞地區則只有 1 家印尼公司和 4 家印度公司。

收入排名前十的有豐田、本田、上汽、日產和現代 5 家汽車製造商,三星電子、鴻海精密(富士康)和日立等三家科技產品/設備供應商,以及索尼和松下兩家消費電子供應商。

2、受疫情影響中國公司收入增加,日本公司普遍下滑

受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病毒影響,很多中國廠商實現了營收和利潤方面的快速增長,日本公司則是主要的衰退群體。

具體來說,收入和利潤增長超過 10% 的共有 23 家廠商,其中 11 家位於中國大陸,有長安汽車、比亞迪、小米、京東方、永泰科技等;9 家位於中國台灣,包括台積電、群創光電、聯發科、華碩和日月光等。

而在 36 家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下跌的公司中,有 26 家都是日本公司,其中日產汽車收入下降了 13%,利潤率則下跌了 9.6 個百分點。

3、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或迎來發育良機

5 家東南亞公司主要集中於汽車製造及上下游零部件中。5 家公司分別為印度的塔塔汽車公司(第 22 位)、Mahindra&Mahindra(第 69 位)、Maruti Suzuki(第 74 位)、Motherson Sumi(第 89 位)以及印尼的 Indonesia’s Astra International(第 68 位)。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司都在東南亞上市。比如中國台灣電子元件供應商泰金寶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就在泰國進行上市,德國廠商博世和美國家電廠商惠而浦也在印度上市。在當前供應鏈縮短和本土化的趨勢下,東南亞國家有可能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DigiTimes 也提到,目前供應鏈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上,有三大趨勢正在推動行業發生變化。

1、中美競爭刺激供應鏈開始分散

隨着新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已經讓全球製造商開始注意規避風險,並開始改變生產過於集中的做法。因為美國正在減少對 5G 設備、半導體芯片、稀土和電池等領域外國供應的依賴,地緣政治推動的“中國 + n”趨勢,也就是生產多元化趨勢將更加突出。

2、亞洲的市場地位正在上升

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訂后,亞洲自由貿易市場的人口將超過歐洲和美國,將不再是單獨的世界工廠。

2.webp

另一方面來說,亞洲的數字經濟正在飛速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服務也越發蓬勃。其年輕人口和中產階級的增長也吸引了全球的供應商,這種供求關係的變化也將推動資本投資、供應鏈和人力資源的轉移。

3、氣候變化推動政府政策變革

當前,各國政府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正在做出政策方面的調整,以如期實現碳中和。在這樣的政策引導下,清潔能源和電動汽車發展也越來越快,通信技術供應商和傳統製造商也在轉型,並深入到細分市場中。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2020 年新登記的電動汽車(EV)為 300 萬輛,比上一年增加了 41%。國際能源機構預計,到 2030 年,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達到 1.45 億輛。

這個新興市場也吸引到了特斯拉等電車廠商,通用、大眾等傳統汽車廠商也加入了這一市場。東南亞和南亞這樣擁有傳統汽車製造供應鏈的地區,其電動汽車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02. 6 家半導體廠商主營業務各異,全部迎來市值增長

在總體收入方面,共有 26 家科技產品/設備製造商、24 家汽車製造商、9 家消費電子產品供應商、12 家電子元件廠商和 13 家機械供應商入選。

雖然半導體行業入選廠商較少,但是就平均利潤而言,半導體行業的 6 家公司以 44.83 億美元排名第一;消費電子類廠商排名第二,其平均利潤僅有 20.36 億美元,不到半導體行業的一半。

百大亞洲供應鏈公布:6家半導體公司上榜 市值均漲

▲行業平均利潤排名

在入選 ASC100 名單中的 6 家半導體公司中,中國地區廠商佔到了 4 家,分別是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和隆基股份。其餘 2 家是日本東京電子和韓國 SK 海力士。

這六家半導體公司的主營業務完全不同,台積電是晶圓代工廠商、聯發科是移動 IC 設計公司、日月光主要在封裝和測試方面處於領先地位、SK 海力士則專註於存儲芯片、東京電子是半導體設備供應商、隆基股份則主要為太陽能行業提供硅片。

之所以這些廠商的業務較為分散,主要是因為亞洲半導體行業普遍基於專業分工模式。這也使這些公司專註於垂直領域,成為了各細分行業的領導者。

按總市值排名,6 家半導體廠商的總市值排在了第三名,僅次於 26 家科技產品/設備製造商和 24 家汽車製造商的總市值,高於消費電子、電子元件、機械等行業。另外,半導體行業 6 家公司的平均市值也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一,台積電則是 100 家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市值為 4843 億美元。

百大亞洲供應鏈公布:6家半導體公司上榜 市值均漲

▲行業總市值排名

事實上,市值排名也反映了市場對於半導體公司前景的認可。

在 2020 年中,隆基股份、聯發科、台積電、東京電子、SK 海力士的市值都實現了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長。具體來說,隆基股份市值增長了 290%、聯發科為 79%、台積電增長了 69%、東京電子市值漲幅為 61%、SK 海力士為 34%、日月光則增長了 4.8%。

03. 三星凈利潤排名第一、台積電凈利率最高

從凈利潤方面來說,凈利潤最高的 5 家公司中,3 家公司都是日本公司。日本汽車廠商豐田凈利潤排名第二,共盈利 190.98 億美元;第四和第五名分別為索尼和本田,凈利潤分別為 53.55 億美元和 41.92 億美元。

此外,兩家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凈利潤數據都十分亮眼。2020 年,三星電子凈利潤為 221 億美元,排名第一,凈利潤率則是 11%;台積電的凈利潤為 175.9 億美元排名第三,但是其凈利潤率達到了 38.7%,在 100 家入選公司中最高。

百大亞洲供應鏈公布:6家半導體公司上榜 市值均漲

▲凈利潤前三廠商

對台積電和三星進行分析后,DigiTimes 發現,台積電和三星都在研發投入、產品競爭力上具有共同點。

在 2008 年和 2009 年的金融危機期間,半導體市場也隨之蕭條。在競爭對手都在削減資本支出時,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堅持增加研發支出。

三星電子也在 2008 年期間採取了類似的策略,加大了自己的研發和業務投入。

當前,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對 EUV(極紫外)光刻等技術的長期研發投入也得到了回報,成為了世界上唯二能夠量產 7nm 芯片的廠商。

如今,隨着芯片市場的火熱,眾多芯片廠商已開始了軍備競賽。三星在 2020 年的研發支出為 186 億美元,佔總收入的近 10%。台積電則在研發方面花費了約 37.2 億美元,占其營收的 8.17%。台積電還計劃在 2021 年加大投資力度,支出 300 億美元。

聯發科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則更高。2020 年,聯發科研發支出為 17 億美元,占營收的 14.5%,同比增長 28.5%。

04. 南亞供應鏈走向仍需觀望,新興技術助推半導體發展

儘管東南亞、南亞供應鏈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機會,但是由於該地區的疫情遲遲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影響了其製造業發展。另一方面來說,該地區也缺少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團隊,其能否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仍有待觀望。

而對於半導體廠商來說,因為遠程辦公、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正成為各發達國家的關注焦點。

(0)
上一篇 2021-06-18 21:21
下一篇 2021-06-18 2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