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到萬億大產業 校外培訓野蠻生長44年

6月16日,國務院教育督導辦再次發布校外培訓風險提示,提醒家長在暑假期間警惕培訓機構虛假宣傳、誘導繳費、違規收費等問題。自今年3月教培行業整頓開始,監管日漸趨嚴,而監管主體也迎來“升格”。

6月15日,教育部在官網發布公告,將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主要職責為承擔面向中小學生(含幼兒園兒童)的校外教育培訓管理工作,指導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黨的建設,擬訂校外教育培訓規範管理政策。

該公告顯示,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將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校外教育培訓(含線上線下)機構設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人員資質、收費監管等相關標準和制度並監督執行,組織實施校外教育培訓綜合治理,指導校外教育培訓綜合執法。指導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社會競賽等活動。及時反映和處理校外教育培訓重大問題。

監管不斷升級,市場看空相關教育板塊的前景。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初至今,包括好未來(TAL.NYSE)、高途(GOTU.NYSE)、新東方(EDU.NYSE/09901.HK)、流利說(LAIX.NYSE)、朴新教育(NEW.NYSE)等8家教育中概股的市值狂跌3700億元。

從上世紀70年代的“高考小作坊”一路野蠻生長至今,校外培訓如今已成為擁有千萬從業者、萬億市場規模的龐大產業。中研普華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約3.24萬億元,市場規模平均增長率將穩定在15%左右,預計2025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將達7.5萬億元。

從2021年初開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在內的各地教育部門紛紛出手整治校外培訓行業亂象,處罰原因多為虛假宣傳、提前招生、價格欺詐等。猿輔導、高途等多家在線教育企業陷入裁員毀約風波。這也是這個行業自誕生以來面臨的最密集、最有力的一次監管浪潮。

“(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的設立)表明教育部門做好了對校外培訓行業進行長期監管的準備,安全合規會是未來幾年教培機構的大方向。”6月16日,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表示,民辦教育是“水泥地縫裡鑽出參天大樹”。如今,這棵大樹正在靜待暴風驟雨的停歇。

小作坊到萬億大產業 校外培訓野蠻生長44年

1977-1995年:新東方橫空出世

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針對高考的校外輔導班便在北京、上海等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過,這些輔導班規模較小、不成體系,大多是由退休教師創辦,口碑靠的則是家長們口口相傳。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首次對民辦教育提出了十六字方針:“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

也是在這一年的11月,打着“東方大學外語培訓部”的旗號,辦了3年英語輔導班的俞敏洪終於拿下了屬於自己的辦學許可證,起名為“北京新東方學校”。

新東方的創立,標誌着校外培訓機構開始走向正規化。而新東方的成長史,幾乎就是中國校外培訓行業的發展史。

伴隨着國內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海外的交流增多,主打托福、GRE培訓的新東方頗受北京大學生們的歡迎。1995年底,新東方的學生人數突破了1.5萬。

隨後,俞敏洪赴美力邀王強、徐小平合夥創業,他們的故事後來被改編成了高票房電影《中國合伙人》,被不少人津津樂道。

新東方也成功奠定了行業“老大哥”的地位,在資本化道路上開創了多個業內第一。2006年9月,新東方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機構;2019年3月,子公司新東方在線(01797.HK)在港交所上市,成為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2020年11月,新東方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成為首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

相比之下,另一家老牌教育機構巨人教育則命運多舛。

1994年,主營吉他培訓的巨人教育在北京創立,很快發展成為集藝術、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培訓機構,曾擁有超過100所直營分校,400家加盟分校,一度比肩新東方。

然而,因管理問題,巨人教育在2018年被後起之秀精銳教育(ONE.NYSE)全資收購。

小作坊到萬億大產業 校外培訓野蠻生長44年

1995-2008年:家教也能做成大生意

在上世紀90年代初,能夠搞定辦學許可證的培訓機構少之又少,還有大量的無證機構甚至是“小作坊”“夫妻店”存在。新興的校外培訓行業迫切需要得到國家的正式認可。

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下稱《教育法》)則為民辦教育蕩平了制度阻礙。在《教育法》中,明確了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

這一規定的出台從客觀上促進了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並催生了一大批教育機構。這批教育機構大多以一對一的家教服務起家,並逐步發展壯大,其中不少至今仍頗具影響力。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中國的校外輔導機構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黃金期”。

1997年,深圳大學畢業生唐俊京在廣州創立卓越教育(03978.HK);1999年,四川人楊勇帶着一幫老鄉在北京海淀創立龍文教育;2001年,金鑫、姚勁波和李如彬從中國萬網辭職,創建了學大教育(000526.SZ);2003年,在北大碩博連讀的張邦鑫創立了課外輔導機構學而思。

學大教育創始人金鑫曾回憶稱,當時整個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基本都處於一種原生態、混沌的狀態,大家以散兵游勇的狀態各自為政。

學而思雖然創立時間最晚,但勁頭十足,憑藉著對師資的超高要求和奧數培優的教學特色,在北京的課外輔導圈裡小有名氣。隨後,學而思穩固住了在數學科目市佔率第一的成績后,開始向英語、語文等學科進軍。

僅僅融資兩輪之後,2010年10月,學而思(現名“好未來”)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交易,成為繼新東方后,國內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年僅30歲的張邦鑫也成為紐交所最年輕的敲鐘人。

以學而思為代表的中小學課外補習機構,在早期由新東方所開創的外語/英語培訓市場外,開闢出中國教育培訓的另一個巨大的細分市場。同時,年輕的學而思天生帶着“互聯網思維”。無論是在線教育學而思網校還是將技術引入線下課堂,學而思都更受家長的歡迎。

2017年7月,學而思市值首次超過“老大哥”新東方,並在隨後穩穩坐上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教培上市公司”寶座至今。

2008-2013年:老勢力落幕,新玩家登場

經過10餘年的野蠻生長,校外培訓市場進入“大魚小魚並存”的市場,新東方、學而思的相繼上市,讓不少教育機構看到了資本化的曙光,於是紛紛擴大招生以擴張市場。同時,大量中小玩家相繼湧入校外培訓市場“掘金”,在壯大行業規模的同時也為後續的諸多行業亂象埋下隱患。

2008年,教育部在《關於規範教育收費進一步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首次提及“補習班”的概念,在隨後的幾年中,“有償培訓”“收費培訓”等概念開始在政策文本中大量出現。

同一年,精銳教育在上海成立。精銳教育主打一對一和個性化教學,打出“哈佛北大經營創立”的宣傳口號,成為攪動教培市場的生力軍。

除了要面對新競爭對手的挑戰外,老牌教育機構內部也暗流涌動,不少高管選擇自立門戶,為行業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2009年,巨人教育原副校長須佶成帶領超20人的團隊出走,創立高思教育(現名“愛學習教育集團”);2013年,北京巨人學校原校長鬍迪等3位高管帶領團隊出走,創辦卓越優才教育;2016年,原巨人教育高級副總裁竇昕帶領團隊離職,並在2019年6月加盟豆神教育(300010.SZ)(原名“立思辰”),任董事兼CEO一職。

與此同時,隨着行業的飛速發展,校外培訓行業也出現了種種亂象。

2010年前後,部分公立名校與校外培訓機構合辦培訓班,從中選拔優秀生源。通過這種途徑進名校的學生需要先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培訓班,謂之“占坑”。時至今日,“占坑班”現象仍屢禁不止,常常死灰復燃。

2012年1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審計署聯合下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八條措施》,其中明確表示:“占坑班”、擇校費、特長招生、公辦學校以民辦名義亂收費等義務教育階段違規行為都將被禁止。

2013年,新東方、學而思、學大教育、卓越教育、精銳教育等17家機構簽署《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自律公約》。從資質、服務、質量、收費等角度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做了規範。

小作坊到萬億大產業 校外培訓野蠻生長44年

2013-2021年:在線教育“風口”變“雷區”

移動互聯和通信技術的進步,讓在線教育在2013年左右成為校外培訓行業的風口並延續至今。

也是從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企業開始井噴式增長。目前國內知名的在線教育公司,大多就是在這一時間點前後成立的。

2012年,從網易離職的李勇將目光對準了在線教育領域,先後創立了粉筆網和猿輔導。其中,猿輔導在2020年完成4輪融資,總額高達35億美元,總估值17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教育獨角獸。

2013年12月,有着多年線下英語培訓經驗的米雯娟創立了在線青少兒英語口語品牌VIPKID。

2014年1月,前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在離職后創立跟誰學(現名“高途”),次年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A輪融資,刷新了中國創業公司A輪融資紀錄,隨後在2019年6月赴美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K12在線教育機構。

同樣是2014年1月,時任百度知識體系負責人的侯建彬打造的作業幫正式上線,並在2016年從百度內部分拆,於2020年12月完成超過16億美元的E+輪融資。

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這是第一個國家層面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系統性文件,從補習機構的設置標準、審批登記、培訓行為、監督管理到中小學育人能力,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規定。

在這份文件中,已經對預收學費、虛假宣傳等行為提出監管措施。但由於監管力量不足,政策法規往往很難落地。

“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工商部門認為是教育部門管理,教育部門又覺得不屬於義務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範疇,造成監管的真空,不少亂象也是因此產生的。”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監管部門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的現狀也在客觀上催生了教育培訓行業的畸形繁榮。

天眼查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共現存49萬家教育培訓相關企業。從地域分佈來看,廣東、江蘇和山東,分別以9.98萬家、4.46萬家和4.43萬家位列前三;從註冊量上來看,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7.75萬家,同比增長36%;2020年共新增8.4萬家,同比增長8%;2021年1-5月共新增4.92萬家。

而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大量資本趨之若鶩。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融資金額超539.3億元,超過了過去四年總和。

從2020年初疫情期間備受追捧的“風口”到淪為避之不及的“雷區”,在線教育只花了一年時間。

2021年6月1日,因存在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對作業幫、猿輔導、新東方、學而思等15家校外培訓機構予以頂格罰款,罰金合計3650萬元。

此前,北京、廣州、山西等多地在5月出台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措施。而從4月份以來,多家教培機構亦陸續遭到監管部門頂格罰款。

“和許多新興行業一樣,校外培訓行業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面臨著強監管壓力,這是一定要接受的結果。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力保現金流,穩住正價課的用戶會是各個企業當下的最主要目標。”上述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0)
上一篇 2021-06-17 21:19
下一篇 2021-06-17 2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