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日冕層溫度為何是光球層的數百倍?80年歷史理論終得解!

從結構來看,太陽大氣從裡向外主要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奇怪的是,在可觀測的太陽表面,光球層的溫度在 6000 ℃ 左右。但在距其上方僅幾千公里的日冕層,溫度卻高出了成百上千倍,至百萬攝氏度甚至更高。數十年來,天體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解釋大多數恆星都有的這種奇特現象。

太陽日冕層溫度為何是光球層的數百倍?80年歷史理論終得解!

太陽黑子特指太陽表面較暗的斑點

1942 年,瑞典科學家漢尼斯·阿爾夫文(Hannes Alfvén)提出了一種理論,即等離子體的磁化波可沿着太陽磁場,從內部向日冕拋出大量能量。在繞過光球層后,又在太陽的高層大氣中爆炸。

儘管這一理論已被初步接受,但科學家們仍需要以經驗觀察的形式來證明這些“波動”的存在。慶幸的是,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就很好地解釋了阿爾夫文提出將近 80 年的歷史理論。

1930 年代末,瑞典光譜學家本辛·埃德倫(Bengt Edlén)和德國天體物理學家瓦爾特·格羅特里安(Walter Grotrian)首次觀察到了這種奇特的現象。

具體說來是,日冕層的溫度,竟比光球層(我們可從地球上觀察到的太陽表面)高出了上千倍。儘管光球層的預估溫度在 6000 ℃ 左右,但光球層卻可達到上百萬攝氏度。

想要測量光球層的溫度,方法是相對簡單的。我們只需測量從太陽輻射出的光,並將之與預測光源溫度的光譜模型進行比較即可。

作為給天體物理學界造成長久困擾的問題之一,科學家們試圖通過觀察太陽的性質來解釋這種差異。

據悉,太陽幾乎由等離子體組成。這種帶有電荷的高度電離氣體,會在太陽內層上部的對流區運動時產生巨大的電流和強磁場。

通過對流將能量從太陽內部向上拖動,並在光球層破裂,就形成了我們所觀察到的黑子(太陽大氣中形成各種磁性結構的磁場簇)。

阿爾夫文的理論認為,在太陽的磁化等離子體內,任何帶電粒子的整體運動都會幹擾磁場,從而產生可以在很長的距離(從太陽表面到高層大氣)中攜帶大量能量的波動。

熱量沿着所謂的熱量沿着所謂的“太陽磁通管”(Solar magnetic Flux Tubes)傳播, 然後突然闖入日冕層,從而產生了這種“異常的高溫”。

The Mystery of Coronal Heating(via)

這些電磁等離子體,現被稱作阿爾夫文波。其對日冕加熱方面的作用解釋,幫助阿爾夫文拿到了 1970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想要清晰觀察到這些波動,還是存在着相當大的困難。高至比地球大很多倍的現象、低至我們現有儀器都很難分辨的微小變化,太陽大氣內層和表面發生的事情也實在太多了。

此前,研究人員從未直接觀察到光球層中的阿爾夫文波證據。不過儀器方面的最新進展,還是為我們研究太陽物理現象開闢了新的窗口。

作為一套光譜成像裝置,安裝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鄧恩太陽望遠鏡上的干涉式二維光譜旋光儀(IBIS),能夠幫助我們對太陽展開更細緻的觀察和測量。

結合良好的觀測條件、先進的計算機模擬、以及來自七所研究機構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的共同努力,我們終於首次確認了‘太陽磁通管’中存在的阿爾夫文波。

SCI Tech Daily 指出,這項研究發現,是幫助我們在地球上挖掘高能能量應用潛力的重要一步。比如類似太陽內核中發生的核聚變相關的研究,就涉及將少量物質轉化為巨大能量的過程。

目前地球上的核能利用,仍局限於重核的裂變。其最大的缺點,就是會產生危險的核廢料。而 2011 年拖延至今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更是將核能利用這件事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原標題為《Magnetohydrodynamic Wave Modes of Solar Magnetic Flux Tubes with an Elliptical Cross Section》。

(0)
上一篇 2021-05-27 20:56
下一篇 2021-05-27 20: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