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理論遺產:從55年前的開創性論文到雜交水稻總設計師

5月2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辦公樓外,哀樂陣陣,冒雨前來獻花悼念的群眾絡繹不絕。該中心二級研究員彭既明坐在三樓辦公室內,雙手掩面,悲痛難當。作為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彭既明跟隨袁隆平21年。

袁隆平和彭既明在田間。受訪者提供

袁隆平和彭既明在田間。受訪者提供

彭既明是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崗位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創立了“多穗型超級雜交稻”育種模式及其理論,曾任聯合國糧農組織TCP/SRL/3102(D)項目專家組組長。“袁院士的離世對國家而至世界科學界而言,是重大損失,對我而言,也失去了最好的導師。他是雜交水稻領域的總設計師,沒有他,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彭既明對澎湃新聞說。

21年來,彭既明抵擋住跨國公司的高薪誘惑,專心跟在袁隆平身邊,“師傅身上有一種強大的氣場,從科研高度到人格魅力都讓周圍的人願意跟着他。”

“從被否定的東西中,發現真知”

1964年,在湖南省安江農校任教師的袁隆平,受一株具有顯著雜種優勢的天然雜交水稻的啟發,開始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55年前的1966年,他發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法”配套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育種設想,開啟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袁隆平的“三系”雜交水稻得到大面積推廣。

其實,在這篇開創性論文發表之前,袁隆平走過了曲折的理論探索之路。他先是按照蘇聯的“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論搞了三年,之後轉而重拾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在水稻研究過程中,他以自己獲得的數據,推翻傳統經典理論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驗證了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推論水稻有雜交優勢。“當時,雜交水稻理論上不成立,實際上沒有人做成過,前無古人,但袁院士衝破了這些理論,讓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成為現實。他能從被否定的東西中,發現真知。”彭既明說。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將雜交水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育種程序朝着由繁至簡而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作為中國獨創的農業科技成果,由袁隆平研究成功。

“師傅從三系法到兩系法到超級稻,一生就研究雜交水稻,針對我國水稻生產的情況、遇到的難題,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彭既明說。1990年代初,袁隆平三次申請中科院院士,沒有當選。“一些人對他存在誤解,認為他只是個中專教師,基礎理論水平比較低,其實他是理論和實踐都很成功,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把科研成果、增產技術轉化為了農民的豐收成果。他創立了雜交水稻學。”

在彭既明眼裡,袁隆平很少受外界聲音所影響,他坦然面對落選,“科學院主要是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的科學家,重視高質量的論文,而工程院則重視應用研究,更注重技術創新以及由技術創新產生的成果與轉化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1995年5月,袁隆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在基層磨練16年的彭既明,通過國家首批公開考評,獲得了赴泰國農業大學的公派留學機會,1999年學成回國。“我找到了袁院士,向他介紹了我的工作背景與留學的研究方向,問他需不需要我這樣的人,他說,你來。”彭既明說。

就這樣,彭既明來到了位於長沙芙蓉區馬坡嶺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跟隨袁院士一起攀登“中國超級稻育種”這座“高峰”。

為了選育出更好的品種,這麼多年,彭既明去了11個國家。2012年,彭既明培育了一個將水稻從稻瘟病的“魔爪”中解救出來的新品種,兩系雜交稻新組合 Y兩優143。該品種成為我國第二個在長江上游、長江中下游和華南稻區等三大稻區全部通過審定的品種,可在遼闊的南方稻區種植。

為了使超級稻高產又降低肥料的使用,在總結前人的經驗時,彭既明突發奇想:為什麼不能讓超級稻“橫”着長呢?

2017年,彭既明突破瓶頸,分析了2011~2016年湖南省審定的40個中稻遲熟品種、 2009~2014年國家長江中下游審定的63個中秈品種的產量構成因素,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多穗型超級雜交稻”的新概念與技術指標,這將使超級雜交稻分櫱能力增強、肥料使用量降低,更利於水稻的機械化管理和安全穩質增效。

根據“多穗型超級雜交稻”育種模型,彭既明成功培育出代表品種多穗型兩用核不育系明S與新品種明兩優143。提出一個育種模型是十分難得,到目前為止,除了彭既明,我國主要有5位育種專家提出過適宜不同生態區域的育種模型。

這一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公布,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技術團隊獲得通用項目一等獎,彭既明是團隊成員之一。

彭既明與袁隆平合著的英文書。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彭既明與袁隆平合著的英文書。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他是雜交水稻的總設計師”

跟隨袁隆平21年來,彭既明取得了國家、部省、市科技成果獎13項,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二級研究員。作為享譽全球的雜交稻之父袁隆平的弟子,彭既明也成為全球知名的雜交稻專家。

剛到袁隆平門下不久,1999年,彭既明就受袁院士派遣去緬甸進行雜交稻的科研推廣。此後,孟加拉國農業部、駐北京使館邀請袁隆平去做雜交水稻評估時,他又被作為袁隆平第一助手代替袁前往孟加拉國。2007年,彭既明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TCP/SRL/3102(D)項目專家組組長去了斯里蘭卡。2010年,彭既明擔任聯合國ESCAP斐濟項目專家組組長。

“世界各個國家知名的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大多數來長沙在我們中心培訓過,聽過袁院士的課,袁院士之名對他們來說是如雷貫耳,我是‘狐假虎威’。”彭既明謙虛地說。

2010年彭既明完成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組織(ESCAP)在斐濟的雜交水稻項目后回國,袁隆平對他說,“彭克斯,斐濟任務完成,辛苦了,你想要點什麼?”“彭克斯”是袁隆平給彭既明取的昵稱,整個中心的人也都這麼喊他。彭既明想了想,說“沒什麼需要的,要不,您給我題詞吧”,袁當即寫下“虎嘯龍吟處,雜交稻花香”贈給他。這一年是彭既明的本命年,他屬虎。

其實,十多年前,就有獵頭公司找到彭既明,想以當時難以想象的高薪挖他去一家跨國公司,負責菲律賓、越南、印度、印尼四個國家的雜交水稻生產研發。面對十倍於現有薪水的誘惑,彭既明沒有心動。“師傅是個能量氣場很強的人,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我性格也很倔,但我願意跟隨他。跟着他,在他的指導下,我才在雜交水稻研發上取得這麼多成績。”

“他是總設計師。由他提出一個個攻關計劃,比如用什麼品種、在什麼樣的生態區域,達到什麼指標,下面具體的事我們去做,但他是提出總體設計的人。”彭既明說。

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辦公樓下的獻花和悼念群眾。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辦公樓下的獻花和悼念群眾。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成功后,袁隆平開始進行超級雜交稻攻關。2000年實現畝產700公斤,隨後袁院士設立畝產800公斤的目標,2004年完成。緊跟着2007年開始進行畝產900公斤攻關,這個項目由彭既明負責實施。“通過幾年的品種選育、技術積累,篩選具備超高產潛力的超級稻品種和生態區域,在湖南定點5個縣,固定4個縣,一個縣遊動,年年換一個攻關基地,探索新的高產點。”

回憶起2011年畝產900公斤攻關的驗收經過,彭既明仍歷歷在目。

這年9月14日,袁隆平院士、原省農業廳總農藝師劉年喜及彭既明等一行5人,從長沙出發驅車趕往湖南隆回縣羊古坳。一路上,氣氛沉重。當日中午抵達隆回縣城后,袁隆平問彭既明:“這次,超級稻畝產過900公斤,你真有把握嗎?”

彭既明答:“過不了,任憑您處置!”袁隆平立馬決定行文,通過省農業廳向原農業部科教司發出申請9月18日在隆回縣羊古坳現場驗收超級稻的報告。

然而,現場測產的前一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彭既明一晚沒睡,生怕雨水過多,水稻大面積倒伏,多年的辛苦與夢想就要付諸東流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跑到田間查看,水稻沒有倒伏。現場測產,彭既明交給袁隆平院士和雜交水稻界的“答卷”是:108畝超級稻平均畝產926.6公斤。

2006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的糧食增產戰略設想,以期用三畝地產出四畝地的糧食,在湖南年示範推廣1500萬畝,產出相當於2000萬畝田產的稻穀,為農民增產增收、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種三產四”工程實施第十一年的2017年,袁隆平的目標實現了。彭既明是該項目的執行主持人。

2016年,袁隆平提出了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該技術是以遺傳工程雄性不育係為遺傳工具,兼具配組自由度高和育性穩定的優點,成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的新的發展方向。

2016年,為開拓我們國家水稻生產新的增長區域,袁隆平提出了耐鹽鹼水稻。通過結合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海水稻會種得更好、口感更好。

2019年,習近平主席提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專家測產驗收在湖南省衡南縣進行,實測畝產突破1000公斤。

“他就是這樣,不斷設立目標,不斷攻關,不斷完成,不斷進取,矢志不渝。”彭既明說,“這是他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地方。”

袁隆平贈給彭既明的字。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袁隆平贈給彭既明的字。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他為未竟的事業燃盡了生命”

每年12月至4月,袁隆平團隊會去三亞,那裡有雜交水稻南繁育種基地。其他時間,袁隆平都在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袁院士的辦公室在中心辦公樓三樓,樓道盡頭靠右的一間。彭既明的辦公室在三樓靠電梯間的右邊。百米開外的生活區,彭既明家就住在袁隆平家對面。

“每天晚上他會來辦公室。晚上7點他開始看新聞新聯播,8點鐘吃完飯後,他圍着自己房子散步幾圈,8點半準時來辦公室,晚上10點離開。”彭既明說,幾年前他和袁院士合著一本全英文雜交水稻專著,晚上他會在辦公室寫書到12點。彭既明聽着上樓的腳步聲,就知道是師傅來了,有時會師傅會咳嗽一下,這個聲息讓彭既明心裡倍感踏實。有時袁老離開會向他打招呼,“還沒走啊”。

袁老的生活非常簡樸,平時吃米飯、紅薯、玉米、饅頭、花生米,大魚大肉從來不吃。和團隊出差在外,在機場將就吃盒飯。袁老的身體一直很好。他體質很好,少年時期在武漢讀書時,游泳比賽拿過市裡第一名,還曾應徵飛行員,但他最終選擇了農業,選擇了雜交水稻。“他很自豪,每年體檢,身體素質各項指標,在工程院是個標杆。” 彭既明說。

“他的工作和娛樂結合得好,娛樂活動有象棋、麻將、游泳、氣排球。他經常打排球,八十多歲還能打,曾擔任湖南省排球協會的名譽主席。全省的氣排球賽,我們中心拿過幾次第二名。”彭既明回憶起來,臉上浮起笑容,“他酷愛體育活動,我們甚至組織過馬坡嶺機關單位的排球賽。”

近三年袁老不上場打排球了,但他仍在場下指導,為大家鼓勁加油。84歲時他戒了煙。他不喝酒,喜歡喝茶,喝雲南的紅茶。有時在他的辦公室喝茶聊天,他會笑談自己在“文革”時期的故事,“牛棚”都為他準備好了,快要住進去時,一份1966年5月國家科委給湖南省科委和安江農校發的要求支持袁隆平工作的函件,救了他。“即使在那個年代,仍然有些基本的東西存在。”彭既明說。

袁隆平家中靈堂。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袁隆平家中靈堂。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圖

近幾年,彭既明感覺袁院士的身體雖不如從前,但思維一直很清晰,育種、產量方面的數據記得很清楚。

就在今年1月15日,袁隆平在三亞301醫院住院,一天晚上,他用秘書辛業芸的手機打電話給彭既明,詢問耐鹽鹼水稻的區試與第三代雜交水稻的區試情況。“我告訴他有4個耐鹽鹼水稻品種有望通過國家的區試和審定。” 彭既明說,聊完了工作,在電話那邊,院士和辛業芸聊天,打趣起彭既明來,“彭克斯拿了省科技獎……”

回想這些時刻,彭既明再次雙手掩面,“他至死惦記的仍然是他未竟的事業,他燃盡了生命的最後一滴血。”

彭既明沒想到,袁老就這樣離開了。

5月20日,他在田裡遇到老專家羅孝和,羅老從上世紀70年代起一直跟隨袁隆平,袁也給他取昵稱“羅呵呵”。彭既明說,羅老告訴他,當天他去醫院看過了院士,“見面時,他還喊他羅呵呵。”

5月21日早上9點多,彭既明開車到湘雅醫院,10點半到達病房,袁院士已經不能說話了。彭既明說,他一直守着他,病房裡有30多人,親人們圍在他身邊。袁老彌留之際,病房裡響起了陣陣歌聲,有他經常哼唱的《紅莓花兒開》,還有他非常熟悉的湖南民歌《瀏陽河》。

“聽這些歌時,他有反應。十多分鐘后,醫生再去量他的各項生理指標,又恢復正常了。我們以為會好起來。”說到這,彭既明哽咽了,他沒有參與唱歌,而是靜靜地聽着、看着。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這一輩子不斷摸索,不斷總結,在失敗中提高,在困境中崛起,直至達到頂峰。在這個領域沒有誰像他這樣,功勛卓著、德高望重。”彭既明說。

(0)
上一篇 2021-05-25 10:24
下一篇 2021-05-25 10: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