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進軍 Web3,需要提前做好的 9 個功課

創新科技的發展對一些企業的衝擊,不亞於疫情。

雖然技術的革命與創新,總在推動着社會的進步,也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紅利,但真正享受到的企業寥若星辰,大部分企業都被擱淺在上個時代的記憶洪流中。

傳統企業轉型,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發展命題,而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正是國家在此命題基礎上對企業指明的具體行動方向。

找到關鍵破局點,迫在眉睫。

傳統企業進軍 Web3,需要提前做好的 9 個功課

近兩年來,Web3.0概念興起,讓傳統企業倍感壓力的同時,又似乎看到了希望。

壓力來源於對於新興技術和產業存在的認知斷層、技術斷層和人才斷層,希望則是看到了企業未來必須的發展方向,虛實結合、分佈式管理,這些都有可能改寫企業未來十年的發展戰略。

的確,不少傳統企業將目光聚焦Web3.0,寄希望於布局一個未來賽道,帶動企業的整體轉型,那麼,這種情況下的轉型,是概念上的?還是產生了真正的實際意義?

在我國特殊的市場背景下,傳統企業進軍Web3.0,確實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基礎功課。這些基礎功課,可能不光針對Web3.0,還會涉及到一些基礎性的認知問題,但同樣有助於傳統企業更好地理解什麼是Web3.0。

01 確保團隊理解去中心化的意義

這就不得不從Web3.0的概念說起,已經有很多文章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簡單來說,如果相對於Web2.0中心化的網絡,用戶創造價值,平台獲利來講,Web3.0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用戶創造價值,用戶獲利。

重點是去中心化。這個詞在最初被提出的時候,充滿了爭議,在我們現行的社會運行體系中,中心化是實現人與人互信的關鍵紐帶,從中心平台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相當於革他們的命,沒人會主動接受這種概念。但在我國特殊的市場環境下,去中心化,是指分佈式存儲,中心化管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傳統企業去中心化改革,是將數據、信息、資產等數字要素存儲的權限開放,不再只存放在中心處理器上,而是所有業務線、所有產業鏈的終端處理器都保存一份,這有助於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和防篡改。但數據的全部信息,只有中心管理平台能夠看到,其他終端想要查看或者使用,需要中心平台開放權限,那麼就相當於,其他終端對於數據的控制權限,只是“可用不可見”,從而保障了中心平台的權益。

02 清楚政府的態度和法律框架

Web3.0太大了,沒人能夠界定Web3.0的範圍邊界,目前來看,我們經常提到的元宇宙、NFT、DEFI、DAO、區塊鏈、隱私計算、DID、人工智能等等,無論是一項技術、一個產業、一個領域還是一個概念,都可以跟Web3.0掛鈎。

因此,針對Web3.0的法律可以說無從談起,我們只能從以上提到的各個分支內容來討論。

首先,我國政府持絕對支持態度的,是所有跟Web3.0相關的技術,包括區塊鏈、人工智能、雲計算、隱私計算、智能合約、共識機制等等。

其次,我國政府持絕對禁止態度的,是涉及加密貨幣的發行和交易行為,其中還包括NFT的二級市場流通,包括DeFi金融理財、服務等行為,在此不做贅述。

再次,我國政府持不明確態度的,是數字藏品的發行,數字藏品是NFT的中國名,目前我國大力推動文化數字發展戰略,數字藏品有助於保護文化創作的版權確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郵政及各省市博物館等積極發行了自己的數字藏品。我國支持數字藏品的首次發行平台交易,但禁止二級市場流通。

03 理解區塊鏈技術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底層技術,就好像PC互聯網技術之於Web1.0,移動互聯網技術之於Web2.0,區塊鏈正是Web3.0得以實現的基石性技術,也是實現第一點“去中心”的關鍵技術。如今,傳統企業對於區塊鏈的概念已經不再陌生,同時,政府對企業數據要素供給安全等方面的高要求,也讓企業充分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但結合目前傳統企業的現狀來看,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什麼問題?不用區塊鏈技術能不能達到同樣效果?是大多數傳統企業的管理層會問到的一個問題。

區塊鏈能夠解決的是跨領域、跨行業、跨產業鏈、跨企業、跨部門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考慮進軍Web3.0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核心企業,所有供應鏈的企業都信任你把他們的信息放在你這裡,那麼中心化就夠用了。但現實情況可能是,第一,供應鏈上的企業不一定真心信任你;第二,隨着發展的需求,政府、銀行、公信機構需要企業信息數據可信。那麼,區塊鏈就有了存在價值,這也是為什麼Web3.0正在走來的原因,去中心化正在成為主流。

04 隱私計算值得更多關注

在Web3.0的世界里,因為是去中心化的,所有用戶的信息都由自己掌控、管理,那麼如何保障用戶的身份安全、信息安全、賬戶安全、資產安全?就成為Web3.0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

我們在第一點中也有提到,分佈式存儲其他終端對數據的管控權限是“可用不可見”,那麼其中就涉及到隱私計算的應用。目前的隱私計算領域,已經發展出了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可信執行環境等多個方向,不僅在Web3.0里,就是在現在,隱私計算也已經成為數據密集的金融機構的搶手技術。

05 關注NFT發展

第二點中有簡單提到,雖然在我國境內,NFT一般被稱為數字藏品,但如果深究,NFT的範圍會更大一些,也可以幫助傳統企業更好地理解Web3.0的運行機制。

NFT,非同質化通證,是相對於比特幣這種同質化通證而言的,也就說是NFT具備獨特性,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件物品發行成為NFT,那麼它具備一個獨特的編碼,這就相當於它的身份證,是獨一無二的,因此,NFT在Web3.0中起到兩個作用:

第一,NFT非同質化的特有屬性決定了它可以成為Web3.0驗證身份的憑證。

第二,NFT可以為Web3.0提供數字所有權的確權,在Web3.0里,用戶創作,用戶收益,那麼作品的權屬問題就非常重要,這就是NFT的重要價值。

06 了解DAO概念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成員擁有的社區,沒有集中領導。百度上的解釋是——一種全新的人類組織協同方式,很好地詮釋了DAO在去中心化的Web3.0中的重要性。

DAO的出現意味着人們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選擇組織協同,它能最大化地實現組織的效能及價值流轉,能夠實現快速、無邊界的業務決策。這或許能為傳統企業的轉型提供創新性參考,達到更高的效率,從而促成新的商業變革。

07 了解DeFi概念

Defi,去中心化金融,在傳統的金融體系中,我們使用的是中心化的機構或者平台,比如銀行、支付寶等。Defi則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方式,它藉助智能合約技術寫好了很多金融交易規則,比如借貸、理財、質押等,這些規則無需人工執行,全部實現觸發條件自動執行。

這種去平台化、去人工化的金融服務設計,正符合去中心化的Web3.0所需,傳統企業在了解Defi的金融理念的同時,更需要關注智能合約技術的發展,這種自動執行的技術可應用在多個產業領域,比如供應鏈金融、合同執行等場景。

08 元宇宙不等於Web3.0

布局了Web3.0就等於進入了元宇宙領域嗎?

不是的。我們可以把Web3.0理解為基礎設施,而元宇宙則是上層建築。兩者有交集,但並不完全重合。Web3.0更強調用技術構建去中心化的網絡,而元宇宙則是基於Web3.0構建的去中心化網絡,考慮虛實結合等更偏體驗、應用層的東西。

09 了解Web3.0現階段的問題

第一,往往要以速度為代價,由於Web3.0主要構建在區塊鏈的技術基礎上,而現在區塊鏈技術的處理能力效率低且延遲。特別是在金融、數據交易等複雜應用場景,網絡的吞吐量和延遲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應用的體驗和適用的場景。儘管,現在通過Layer2、側鏈、分片等技術去提高吞吐量,可目前來看,仍與支付寶等傳統平台一秒鐘處理十幾萬交易的吞吐量,差了好幾個數量級。

第二,理想的智能合約目前尚不存在,智能合約代碼中的錯誤可能會讓用戶損失慘重,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現象,Web3.0去中心化系統在安全性、防欺詐方面需要更多努力。

傳統企業進軍 Web3,需要提前做好的 9 個功課

世界創新大師埃隆·馬斯克曾對Web3.0發表過評價:“現在看起來更像是營銷流行語而不是現實”,即使這個評價有背主流,卻很中肯。從現階段來看,Web3.0確實更像一個“口號”,但這並不意味着,它永遠只是口號,人類說要登上月球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口號而已。

這個階段,群雄逐鹿,更有可能誕生未來的規則制定者,擁有行業話語權的王者。

但傳統企業如果想要在現階段布局Web3.0,更需要充分了解Web3.0的核心和運行方式,根據自身的情況,把握好轉型的方向。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63518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7-09 09:30
下一篇 2022-07-09 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