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來源:新京報傳媒研究

本文綜合光明日報、新京報、北京商報、鏈新等整理

本文編輯:徐彥琳

相對於其他數藏發行方,央媒發行數字藏品具有更多的公益屬性,主要聚焦於中國文化、傳統節日、鄉村振興、公益等領域,不少藏品以免費領取的方式發行。弘揚中國文化是四家央媒數藏平台的共有特徵。

6月,微信公眾平台《行為規範》新增數字藏品交易行為相關條款,明確提出未取得審批文件或相關許可從事虛擬貨幣或數字藏品類業務為違規經營行為,提供數字藏品二級交易服務將被封號。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這些公眾號、小程序已被封

據了解,數藏平台“NFTea數字茶票”公眾號於近期被封,這似乎是微信首次以“數字藏品二級交易”的理由封禁公眾號。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這並非是微信公眾平台首次對數字藏品機構的公眾號、小程序等進行管控。2022年3月,微信相繼出手封禁了多個數字藏品平台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包括ArtMeta數字收藏、一點數藏、歸藏元宇宙、畫生Meta、元本空間、神達數藏、零號地球、iBox數字藏品電商和oneMeta等。

此後,不少數字藏品平台對公眾號名稱中的“數字藏品”“NFT”“Meta”字樣進行了修改,不再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直接交易,而是對數字藏品上新以及各種拉新活動進行宣傳,但隨後也陸續遭到封禁。

除了微信小程序外,其他平台,如騰訊、阿里、網易、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在推出數字藏品時,通常會對其二次交易進行限制。

其中,同樣設有小程序板塊的支付寶介紹稱,目前支付寶平台僅對試點主體開放,要求運營主體提供包括網信辦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號等在內的相關資質證明。此外,試點主體若涉及B2C一級市場買賣或贈與,需提交ICP證件;若僅展示不涉及買賣或贈與,則需提交ICP備案號。數字藏品二級交易屬於未開放領域,如有發現利用數字藏品進行炒作、二次售賣等行為,平台會根據違規程度做禁封或下架處理。

媒體入局,火爆的數字藏品市場

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

今年以來,數字藏品市場持續火熱,多個產品一經發布即售罄。比如,北京冬奧會舉行期間,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數字盲盒發售,售價99美元,售出當天便迅速被搶購一空。與此同時,不少互聯網大廠也紛紛進軍該領域,推出了自己的數字藏品平台。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眾多博物館也湧入到數字藏品的熱潮中。這些博物館發行的文創數字藏品,均銷售火爆,上線幾十秒后售罄,還有一些成為了現象級爆款,受到了人們廣泛追捧。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金沙博物館的石虎數字藏品

在布局數字藏品平台方面,媒體機構也走在最前列

2022年1月,人民網推出了靈境·人民藝術館,旨在為藝術家及優秀藝術作品提供數字化平台,為藝術品數字版權保護、數字出版、數字轉化、數字認證(區塊鏈)等提供服務,用數字技術服務大眾藝術。

3月17日,由中國搜索打造的數字版權藏品平台“時藏”上線公測(中國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央七大新聞媒體——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和中新社聯手創辦),希望用區塊鏈見證偉大時代,記錄重要歷史時刻,珍藏時空美好瞬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華數藏是新華網旗下的數字藏品平台,旨在進一步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數字公益文化IP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4月29日,新華網首款鄉村振興數字藏品——《看得見的改變·石阡舊貌》《看得見的改變·石阡新貌》上架。

6月6日,中國青年報社數字藏品平台——“豹豹青春宇宙”正式上線,希望在數字化時代與年輕人一起鏈接未來。該平台發行“航天青年數字徽章”和“考神來了”木版年畫系列數字藏品,均圍繞青年人議題。

弘揚中國文化是4家央媒數藏平台的共有特徵。相對於其他數藏發行方,央媒發行數字藏品具有更多的公益屬性,主要聚焦於中國文化、傳統節日、鄉村振興、公益等領域,不少藏品以免費領取的方式發行。

除了自有數藏平台外,還有許多媒體與現有數藏平台合作發布數藏產品。5月31日,“《河南日報》創刊號”在數藏中國平台發布,以全新的數字化體驗為《河南日報》創刊73周年送上跨越時空的問候與祝福。6月30日-7月1日,《新華日報》旗下交匯點新聞將在數藏中國平台公開發售2022份“號角”主題數字藏品,展現新時代主流媒體創新風采。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炒作風起,數字藏品成為“韭菜陷阱”?

數字藏品作為一種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對傳播優秀文化具有積極意義。但由於在我國出現時間較短,認定及監管標準尚未建立,一些不規範的商家和平台趁機斂財,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在數字藏品火爆背後,投訴接連不斷。據報道,消費者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平台涉嫌炒作、哄抬價格;商家虛假髮貨、不退款;數據丟失,購買藏品被盜等。

數字藏品本身就是將數字資產和NFT結合,利用NFT不可複製、唯一、不可分割的屬性來強化數字資產的稀缺性,而一旦具有稀缺性,數字資產便有了價格炒作的可能。

數字藏品在國外的炒作案例屢見不鮮,比如加密朋克項目、加密貓項目、無聊猿遊艇俱樂部項目等,這些項目在運行過程中的確造就了價格神話,但大多數NFT數字藏品項目僅火爆數月就出現了價格崩潰。

其中,加密貓項目,2017年12月推出,最火爆的時候每隻貓均價在40美元,而到2018年6月,每隻貓均價僅5美元。此外,2021年,推特創始人傑克•多爾西將第一條推文NFT以290萬美元價格賣出,而如今這條推文重新拍賣的出價只有280美元。

微信發布新“封殺令”!數字藏品是弘揚文化還是“韭菜陷阱”?

數字藏品價格為何潮起潮落?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原因有三點:

其一、人類歷史上“鬱金香泡沫”的故事屢見不鮮。數字藏品出現泡沫的本質是歐美國家主要貨幣採取極度寬鬆政策。在本輪全球央行加息之前,全球主要貨幣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等貨幣對應的央行都在採取零利率政策。寬鬆導致過去數年持續性的熱錢涌動。數字藏品價格泡沫是歐美央行熱錢溢出導致的結果。當前全球央行已經進入加息周期,5月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增至0.75%到1%。當潮水褪去,炒作數字藏品的“裸泳者”就開始浮出水面。海外數字藏品進入“去泡沫”階段。

其二、過度強調稀缺性而忽視數字藏品本身的價值。數字藏品的本意是利用數字藏品來激勵網民創作數字藝術品,利用NFT來賦予創作者產權,以藝術品出售收入來激髮網民創作熱情。但現實中,大多數數字藏品的炒家只關注稀缺性,忽視數字藏品本身的價值。大部分炒家買入NFT數字藏品的唯一動機是賣給下一個人,數字藏品二級市場交易成為一個“擊鼓傳花遊戲”。

其三、NFT不能完全杜絕複製行為。數字藏品不能代碼複製,但數字藏品可以仿造。比如一個虛擬頭像很值錢,因為NFT我們不能複製文件,但我們可以對圖片進行截圖,截圖后在頭像上增加一個相框,然後和NFT對應,再賣出去,這就使得NFT下的數字藏品稀缺性很難確立。

數字藏品的泡沫正在破裂,為什麼國內當前還有如此多的數字藏品炒作問題?

我國對於數字藏品炒作一直是高壓監管。比如對數字藏品在二級市場流通交易劃定紅線,在政策推動下,主要互聯網平台比如騰訊、阿里都沒有開放數字藏品的二級市場,所以事實上國內許多數字藏品二級交易平台是非法的。但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藏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徵,私下交易的二級市場無法完全禁止。

數字藏品炒家利用國內投資人信息滯后的特點,利用國外數字藏品的過往“炒冷飯”,以國外財富故事利誘、哄騙國內信息不對稱的投資人入局,以此謀取不義之財,割國內散戶投資人的“韭菜”。

對於國內數字藏品的亂象,從國家層面要加強監管,完善立法。投資人自身也要對數字藏品價格炒作保持警惕,拒絕當“韭菜”被人收割。如此,讓數字藏品發揮真正功效和正面作用,成為弘揚中國優秀文化的創新之舉。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61796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6-30 17:06
下一篇 2022-06-30 1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