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事先張揚的虛假”與去中心化的粉絲群體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薛靜,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洛天依、A-Soul、柳夜熙……每到歲末年初,各種虛擬偶像總是會因頻頻入選年度榜單、亮相電視晚會,而獲得一輪向公眾科普展示的機會。對於公眾來說,近些年來的虛擬偶像發展,行駛在一條非常微妙的邊界上:一方面,人們能夠切實地感受到虛擬偶像正在逐漸出圈,她們或是登上各種主流晚會,或是代言各大品牌,從小眾娛樂到獲得官方認可和商業價值;另一方面,人們卻也不會因虛擬偶像的出圈而感到打擾或冒犯,她們雖然具有大量真實的粉絲,但這些粉絲並不致力於在各個網絡平台上以數據刷榜、用新聞霸屏,用流量說服公眾,而是基於趣緣群體積極互動、溫和拓展,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受到“出圈”真的源於“實紅”。

虛擬偶像:“事先張揚的虛假”與去中心化的粉絲群體

虛擬技術歌手洛天依

這與真人偶像粉絲群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虛擬偶像背後的粉絲群體產生興趣。一種基於二次元亞文化的小眾趣味,如何演變出了一個不同於現實飯圈的粉絲生態?

虛擬偶像在迭代

雖然名正才能言順,但是“虛擬偶像”目前仍然缺乏普遍認可的清晰界定,只能大致從描述的角度來進行指認。這並非是因為人們不關心“正名”,實在是因為這個伴隨科技飛速發展的領域,正在不斷誕生出新的功能、場景與類型。廣義而言,虛擬偶像是通過繪畫、動畫、CG等形式製作,使人們得以寄託情感的特定形象。狹義而言,則要求上述形象進一步從原有封閉的創作語境中獨立出來,與現實世界形成高度互動,將現實世界為其提供的信息與情感,作為構建自身的有機組成部分。

虛擬歌手和虛擬主播,是目前虛擬偶像的兩大類型。率先出現的虛擬歌手,以初音未來和洛天依為代表,基於語音合成技術實現。虛擬歌手擁有自身形象設定和音源庫,粉絲通過其音源庫軟件,輸入創作的歌詞和聲調,合成具有人聲效果的歌曲,形成讓偶像為我歌唱的效果。而全息投影技術則讓虛擬歌手得以從線上走到線下,通過演唱會與粉絲拉近距離。隨後誕生的虛擬主播,以絆愛和A-Soul為代表,則是基於動作捕捉技術。虛擬主播的人物設定完成後,由中之人佩戴傳感器,在直播中以虛擬主播的形象進行演繹,時而歌舞唱跳,時而聊天互動,與粉絲形成更深層次的陪伴與交流。

在虛擬偶像領域,無論是類型內部的新偶像出道,還是類型之間的迭代爭奪戰,都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虛擬歌手領域,老牌的語音合成軟件VOCALOID已經出到了第五代,新興的Synthesizer V也憑藉強大性能逐漸成為和與老牌比肩的主流。而它們呈現在偶像形象層面,則是虛擬歌手的電子音和全擬真的風格之異。虛擬歌手與粉絲交流的重要場景——演唱會,一直無法做到完美的全息投影,仍需依賴介質、光線、角度,一般演出只能靠在線編輯、視頻後期等形式完成,與粉絲的交流是個難題。虛擬主播則趁虛而入,用真人加動作捕捉,實現實時互動,並且依靠動捕技術的不斷提升,讓虛擬主播在面部表情、舞蹈動作上都呈現出自然、流暢的逼真效果。可以說,就上游製作來說,虛擬偶像推動着文娛產業的技術轉向。

而就下游市場來說,這又不是像“手機只買新的好”這樣簡單的迭代更新。從虛擬歌手到虛擬主播,並非攻克了全息投影的技術難關,虛擬主播皮下真人的介入,其實還讓“虛擬”的含量有所下降。但虛擬主播高密度、個性化的實時互動,依舊贏得了大量的粉絲,甚至呈現出搶奪虛擬歌手粉絲的趨勢。這說明,虛擬偶像重技術但不唯技術,它最終服務的,仍舊是人類的情感需求。人們渴望的不是一個“無誤的假人”,而是一段“真實的情感”。在虛擬偶像這一行業的發展中,尤為集中地體現了科技與人文的融合。

與此同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迭代趨勢,是虛擬偶像從國外輸入到本土原創的變化。來自日本的初音未來儘管是許多國內受眾的“白月光”,但說漢語、唱中文的洛天依,才能讓粉絲最大程度地實現創作自由。日本Hololive旗下眾多虛擬主播儘管搶佔先機,但桐生可可等主播在中國領土問題上的錯誤發言,連帶hololive家族都不得不在抵制中黯然退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爭奪,新生的虛擬偶像團體A-Soul逆風翻盤,成為頭部主播。在虛擬偶像的國內市場上,雖然先發往往是有着成熟經驗和先進技術的外國企業,但是特殊的情感因素、複雜的文化語境,卻為本土虛擬偶像的成長帶來天然優勢,這一領域的實力選手正從泊來變為國產。而中國的廣闊市場、研發潛力,能否打造出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世界影響的虛擬偶像,把握住普遍的人類情感,由內而外地打破地域限制,也成為值得期待的前景。

粉絲群體新生態

虛擬偶像依託於技術,但最終卻是服務於人。中國的虛擬偶像的粉絲群體,絕大多數屬於00后,作為互聯網原生代,他們的審美取向、思維方式和消費習慣,都在“虛擬偶像”這一領域集中體現了出來。

雪莉·特克爾在《群體性孤獨》中提到,在電子文明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性”不再有強烈的需求。在他們眼中,如果現實的真實並沒有內在價值,也就沒有維繫這種真實的必要,而如果一件事物雖為虛擬,但內在價值上卻能滿足需求,它也未必不能作為真實而被接受。不同代際之間在這個元問題上分歧,呈現在偶像產業中,就是粉圈內外互相視為異端的源點。在非粉絲群體的人們看來,偶像的真相是整容的皮囊、虛構的人設、低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與他幾乎永遠不會發生什麼聯繫,為什麼要為這樣一個幻象付出愛與錢?但在粉絲群體看來,偶像值得喜愛,恰恰是因為他兢兢業業地維持着這份殘酷真相之上的虛假。有了這份虛假的華麗外衣,我們對理想伴侶的想象得以附着,通過腦中的二次加工將之調整為最完美的狀態,這段關係中我付出的是真情實感,又為什麼不能是“情感的真實主義”呢?

但真人偶像粉絲群體的擰巴之處是,她們在“關起門”和“打開門”時,必須要使用兩套不同的話語體系。關起門來,粉絲對偶像的弱點與缺陷心知肚明,地下戀情也好、形象不佳也罷,“只要不被拍”“只要不官宣”,這份關係就還能繼續。但打開門來,粉絲希望幫助偶像獲得事業發展時,又需要按照世俗標準來進行渲染,將幻象指認為真實。因而,各種刷屏霸榜、控評洗場,就是用於不斷去填補這其中的裂痕與溝壑。

虛擬偶像的誕生,則將偶像工業對真實與虛假的態度,以最坦誠又最激進的方式呈現給大眾。虛擬偶像,是“事先張揚的虛假”,是永無法抵達的彼岸,但粉絲們不在乎。因此,虛擬偶像的粉絲群體,不再有那麼多的擰巴與焦慮,所有他們的“想象”,都成為虛擬偶像的“真實”,他們的身份,從“化妝師”轉變為“造物主”,形成了粉絲群體的新生態。

虛擬偶像:“事先張揚的虛假”與去中心化的粉絲群體

柳夜熙

公共平台上,不同於真人偶像粉絲活躍於微博、積極向外推廣,虛擬偶像的粉絲則是以B站為主、貼吧為輔,通過參與創作,來豐富虛擬偶像自身的文化空間。B站作為近幾年興起的短視頻平台,核心用戶是喜愛二次元的年輕一代,他們通過彈幕形成自己圈子的話語體系,並且積極剪輯視頻輸出觀點、進行創作。以較為成熟的虛擬歌手洛天依為例,她的B站官方賬號自2016年開始運營,已經擁有271萬粉絲,69條視頻作品。如果對其視頻作品的高贊評論和彈幕類型進行統計,就會發現這些粉絲並非一味重複自己的喜愛和支持,而是主要關注作品的質量,在作曲、演奏、視頻剪輯、動畫製作、3D建模等多方面進行品評,越是鐵粉,越能發現細節上的調整變化,並且給予中肯的反饋。在評論洛天依的同時,也常常對幕後的創作者表示感謝。而B站的洛天依頻道,粉絲創作發布的視頻則高達7.9萬條,許多知名視頻的播放量甚至比官方視頻要高出一個數量級。在B站這個二次元大本營里,虛擬偶像領域的“用戶貢獻內容、粉絲參與創作”體現得格外顯著。

另一公共平台百度貼吧,粉絲表達的方式又和B站稍有不同。如果說B站是在官方劃定的音樂視頻範疇內,為洛天依創作作品,那麼貼吧則是從粉絲的角度出發,為洛天依的形象描摹生活化的細節、營造“偶像與我”的想象性親密關係。大部分帖子的內容是圍繞洛天依進行的二次創作,包括同人圖、同人文等,以及現實中和洛天依有關的生活片段,例如周邊購買、街頭偶遇等。同樣是粉絲參與虛擬偶像的構建,和B站的“證件照”相比,貼吧的氛圍更近似於描摹出一張張“生活照”。

內部社群上,粉絲群體一直都以QQ為主要平台,哪怕虛擬偶像的粉絲也不例外。不過,和真人偶像粉絲在此布置工作、分配任務,進行層級管理和飯圈調度相反,虛擬偶像的粉絲QQ群呈現的,則是高度的“去飯圈化”。對洛天依的四個主要粉絲QQ群、共計7892位粉絲進行觀察統計,可以發現QQ群內的粉絲交流,呈現均衡多元的整體態勢:偶像作品、粉絲二創並未佔據主導地位,粉絲之間在興趣愛好、日常生活上的交流更加積極。以“V-singer洛天依”QQ群為例,動漫番劇、學習生活都是熱門話題,群內粉絲對遊戲《原神》的討論熱度明顯高於洛天依及其作品。閑聊過程中,洛天依相關的表情包僅佔40%左右,而真人偶像粉絲群中,哪怕是閑聊群,這一比例一般也高於70%。不難看出,虛擬偶像粉絲在QQ為主的內部社群上,建立起的不是高度內向、封閉的飯圈組織,而是以虛擬偶像作為基礎,聚合志趣相投的同齡朋友,擁抱豐富多彩的充實現實。

粉絲文化何處去

近些年來,伴隨着大量資本湧入文娛產業,原本在摸索中發展的粉絲文化,被裹挾進入一條狹窄而畸形的小道,原本自發產生的喜愛,被不斷煽動為狂熱,演化出種種群體性盲從。清朗行動之後,極端化、病態化的飯圈生態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另一方面,因愛聚集的粉絲們究竟應該向何處去,卻始終沒有理想的模式。

但虛擬偶像的粉絲社群,卻經過多年的默默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相對和諧的有機生態。從虛擬偶像的類型本質而言,官方提供人物設定之後,粉絲參與創作對偶像形象的構建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虛擬歌姬洛天依的《達拉崩吧》《勾指起誓》《普通disco》等多首知名作品,都是來自粉絲原創,虛擬主播A-Soul組合的嘉然,也因粉絲小作文“好想做嘉然小姐的狗”的搞笑而成為出圈名梗。相比對真人偶像進行粉絲二創所面臨的侵權風險,虛擬偶像以去中心化的眾創方式,鼓勵二次創作,而粉絲群體也在這種創作熱潮中相互切磋、提升技藝,更有粉絲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大神”與“偶像”。洛天依的粉絲ilem,就以為洛天依創作高質量原創歌曲而逐漸為人所知,目前已在B站擁有152萬粉絲,並且榮獲2019年B站百大UP主。粉絲個體沒有淹沒於偶像的光芒之中,喪失自我、迷失方向,反而由此成為了更好的自己,通過多元產出,完成自我實現,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趨勢。

虛擬偶像:“事先張揚的虛假”與去中心化的粉絲群體

A-SOUL首場直播

而從粉絲群體的整體態勢而言,虛擬偶像雖然源於二次元亞文化,但“去中心化、去官僚化”的社群結構,營造了一個健康豐富的趣緣聚合社群生態。特別是在QQ平台的內部組群里,年輕粉絲在重大節慶、烈士紀念日等時刻,常常自發表達對前輩先烈的敬意、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而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參與官方活動,創作慶祝建黨百年、國慶70周年、冬奧宣傳的歌曲,往往比普通作品有更高的播放量和彈幕量,顯示出粉絲對虛擬偶像參與官方活動這種“打破次元壁”合作的強烈興趣。在沒有外力約束干預的情況下,實現了亞文化年輕人與主流話語的雙向奔赴。

“偶像產業”“粉絲文化”本身並無原罪,也並不必然指向畸形。虛擬偶像及其粉絲,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個新生的文化生態中,同時獲得主流認同、商業價值、粉絲熱愛、路人好感的可能性,也讓我們看到了藉由虛擬偶像,年輕一代互聯網原住民所展現出的無限創造力,以及自我實現的可能性。這種從一元到多元的去中心化發展模式,將粉絲視為有機力量而不是數字勞工的平等關係,或許能夠為整個偶像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新的角度。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46922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4-29 16:04
下一篇 2022-04-29 17: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