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來源 | 吳曉波頻道

作者 | 巴九靈

編輯|王小疼

編者按:

最近,捏臉師成為元宇宙第一批“打工人”,還發了財。

當下,“創作者經濟”正在顛覆傳統的經濟學。

一起走近年輕人,看看元宇宙的財富密碼究竟是什麼?未來,年輕人的創造力或將大有可為。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你覺得“人設”這個詞是貶義的嗎?

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大概率不是Z世代(1995—2010年生人)。

在80后、90后看來,人設是假的。

但是對95後來說,人設卻是真實的,它是“我”在面對他人時選擇展示自己的一部分,當然也包括想象的那一部分。

前兩天和同事聊天,她告訴我,00后甚至還有一個詞——自設,也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設定和要求。

很多00后都會有“自設”,比如同事女兒的“自設”,就是一個咖紫色頭髮的少女。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而現在,也已經出現了為他人創建人設的職業。

在有着“社交元宇宙”之稱的Soul中,他們有一個專門的稱呼:捏臉師。

“Ro丶聽聞”是Soul個性商城中頗受歡迎的捏臉師之一,僅靠捏臉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了近4.5萬元。

Soul的系統機制比較有意思,為了反對“顏值社交”,鼓勵精神共鳴,它不允許用戶上傳照片做頭像,只能使用其自帶的捏臉系統為自己創造形象。

但是這套系統的自定義程度極高,僅僅眼睛就有64種形狀、44種顏色,還可以手動調節大小、位置。

於是,很多“手殘黨”就會選擇直接去個性商城購買捏臉師已經完成的作品。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Ro丶聽聞的頭像作品

這種捏臉乍一看很像QQ秀,又或者是前兩年爆火一時的臉萌和ZEPETO。

但是它們也有一個最根本的區別——創作者經濟系統,即平台提供簡單易上手的開放系統,由玩家自行創作,並獲得經濟收益。

創作者經濟被視為元宇宙的重要標誌。

在美國上市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其根本就是這個系統。在Roblox上,有超過2000萬種體驗(即遊戲),絕大部分是由用戶自己來創造的。

Soul個性商城從今年6月底上線至今,從用戶中審核簽約了約80個捏臉師。

個性商城中平均每個月上傳7000—8000個頭像,全部由捏臉師自行命名並定價,系統審核后發布。

這些頭像一般分為180、300、420個Soul幣三個價格檔位,摺合人民幣約30元、50元和70元。

也有較為特殊的“限定頭像”,每期限量發售10—20個,標價14899 Soul幣。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根據Soul的官方數據,購買頭像消費者的平均消費金額為43.8元,有用戶最多購買過53次。18—27歲(Z世代)消費者佔比最高,達到50.4%,其次是27—35歲,佔比約為40%。

根據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Z世代”群體消費趨勢》,Z世代之所以對“人設消費”如此熱衷,根本上是出於對“我是誰”“我想成為誰”的探索

很多Z世代都熱衷於嘗試不同風格的穿搭使用,或者消費不同品牌的產品,以此來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捏臉師Ro、聽聞的經驗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他告訴我們,很多來找他定製頭像的顧客,往往會選擇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截然相反的風格。

例如性格內向的人,就喜歡風格更為大膽和視覺衝擊更為強烈的頭像。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小星星是一個29歲的姑娘,我下午3點半關注了她的Soul賬號,兩個小時后,等我再次打開她的主頁,發現她已經換了新頭像。

據她自己說,平均每2—3天會換一個新頭像,顯然,她有點低估自己了。

而她所有的頭像,都來自“草草蓋蓋”。

蓋蓋,是Soul上的“黑話”,意思是“小哥哥”。而她口中的“草草蓋蓋”,是一位名叫“普羅旺斯最迷薰衣草”的捏臉師,也是Soul簽約的第一批捏臉師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普羅旺斯最迷薰衣草”的身份是一位31歲的攝影師,平時工作以策劃婚禮為主。

對他而言,在Soul上捏臉更像是純粹的藝術創作,那些在現實生活中處處受限的創作靈感,在這個虛擬世界里便任由他隨意揮灑。

通過對系統中既有素材進行疊加、遮擋、變形,捏臉師可以設計出遠超出“臉”這個範疇的頭像,比如人物背影、珍奇動物、意境風景。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成熟的捏臉師只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創作完成一個新的頭像,藝術類的創作頭像花費時間更長一點,但人們仍然願意為此進行相對高額的花費。

勞動決定價值理論是傳統經濟學的支柱,但是在虛擬世界中,大量的數字商品與勞動沒有正比例的線性關係,比如你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創造出一幢摩天大樓。

“創作者經濟”正在顛覆傳統的經濟學。

人們購買數字產品,更多是基於對產品的價值認同——這種價值是由買賣雙方共同賦予的,就像你欣賞一個捏臉師的“風格”,就願意為他的作品買單,而這個捏臉師也會為你進行專門的創作。

它更類似於我們對奢侈品或藝術品的消費邏輯。

小星星與“草草蓋蓋”已然形成一種類似於奢侈品的客戶關係。在Soul個性商城上線前,每隔三五天,捏臉師就會將他為小星星捏制的專屬頭像發給她。

而小星星亦照單全收,每個頭像花費30—300元不等。

“我特別喜歡草草蓋蓋捏的頭像,他的風格很獨特,和別人都不一樣。”

而在喵小仙看來,每一個頭像,都能反映出用戶的內心情況:

“即便是一個純白的頭像,也能解讀出很多信息。”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喵小仙是一位心理諮詢師,每個周末她都會創建一個群聊房間,名字叫“通過看頭像解析你是什麼樣性格的人”。

這個房間一定是當晚最火爆的房間之一,人們用虛擬的頭像來隱藏真實的自己,卻又期待被“看透”的感覺。

在我無意走進那個房間的晚上,有一個姑娘在喵小仙分析完她的頭像后,當場泣不成聲。

憑藉這種“引流方式”,喵小仙獲得了不少關注,還有不少人找她進行付費的心理諮詢。

今年,喵小仙通過Soul獲得的心理諮詢收入,已經超過了20萬元,超過了因疫情而深受影響的線下工作室所遭受的損失。

也正是因為當下的年輕人越來越關注精神世界的領域,願意為“人設”“自設”等代表了自我探索的事物進行消費,讓認同決定價值的比重變得越來越高,“創作者經濟”才有可能成為元宇宙的基本規則。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那麼Z世代的內心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麥肯世界集團出具的一份報告里,總結了6個關於Z世代的真相。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點,是Z世代的“普通人生哲學”:

中國Z世代夢想的前三名中有一個便是“做個普通人”。

在Z世代之前的每一代中國人,都有較為集中的大眾偶像,比如:政治家、明星、企業家、作家、運動員……

但是在Z世代那裡,已經很難找出一個具有普遍共識的大眾偶像了。

更常見的是,他們將自己的崇拜分解成無數的部分,投注到各個垂直領域中。這些偶像(包括各種博主、UP主、達人、KOL、流量明星、捏臉師、畫師、寫小說的太太……)共同組成了他們完整的期待。

他們的人設邏輯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驗證——人設是真實的,也是片面的。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根據麥肯的這份報告,72%的Z世代認為,比起消費和事業,個人在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60%的Z世代將“失敗”視為正面積極的事情。

因此,普通人生意味要用“創造”不斷地去“重寫日常”。

七年前我在香港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在班上問了一個問題:對你們來說,未來是什麼樣的呢?

內地的學生和香港本地的學生給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回答,前者是陽光燦爛,後者是一片灰暗。

在一個物質條件高度發達的環境下,年輕人對精神世界的感知卻反而容易壓抑,資源的稀缺讓年輕人的活動變成零和博弈。

他們所能夠去改變的東西已經很少了,創造是無用的,結果可能只是在重寫日常。

而元宇宙之於Z世代的意義正在於此。

因為在虛擬世界中,稀缺的資源和現實世界不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現實世界中,決定樓盤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地段,距離地鐵站的遠近決定了你要在路上花費的時間,這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但是在虛擬世界中,你想要去往一個地方,輸入坐標就可以瞬間到達。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那元宇宙里會有“熱門樓盤”嗎?會。

比如,當某個地方駐紮了某個二次元的明星,聚合了二次元的展館、周邊、體驗場景,那麼那個地方就會成為二次元愛好者的耶路撒冷。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認同決定價值,年輕人的創造力將大有可為,而不僅僅只是用來“重寫日常”。

創造力、藝術性、社交關係,是一個技術成熟的元宇宙里真正“稀缺”的資源。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劉慈欣說,元宇宙將是人類文明的一次精神內卷,我覺得這話對,也不對。

精神內卷並不是虛擬世界的結果,而是原因,是現實世界的物質內卷使Z世代將目光投注在虛擬世界。

95年出生的李雪琴說,自己真的很喜歡社交軟件,因為它有效避免了社交。

這成為當下年輕人社交的真實寫照——“現實人均社恐,而線上遍地社牛”。

這背後是他們既嚮往又“排斥”建立親密的關係——68%的Z世代喜歡App社交多過真人,61%的Z世代迴避接電話,63%的Z世代享受孤獨。

喵小仙說,雖然很多人因為“頭像分析性格”關注她,但是真正來諮詢的,永遠是現實中的煩惱:“現實生活中的交際圈越來越窄,年輕人越來越孤獨。”

年輕的朋友們享受更為簡單和純粹的社交關係,和現實相比,它顯得很“輕”,並不需要在我們心裡留下太過強烈和深刻的痕迹。

所以Z世代也非常注重即時滿足,形成了“情緒消費”或者說“自愉消費”的趨勢。

每天換一個捏臉頭像,輕則像是每天喝一杯奶茶,抑或是拆快遞的那個片刻;

重則像是重啟了人生,改頭換面,用一個新的人設去走進新的聊天室、認識新的人。

這種輕和重的矛盾平衡和奇妙呼應,變成一種純粹的消費樂趣。

買東西,不追求功效、作用、能帶來多大收益,僅僅只是為了即時滿足和自我愉悅。誠如麥肯在報告中所言:

即興的背後,是對自我更新身份的認知,當下的感受比什麼都重要。

但對於這一點,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中卻提出了另一種可能。

他們定義元宇宙為“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基於拓展現實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和區塊鏈技術,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和去中心化將使得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產生連接,並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而不同的用戶在社區中生產內容、消費內容和破壞內容的行為中產生了強關聯,這將成為新時代虛擬世界中的社交形式。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用戶通過內容創造形成社群認同

我理解,這裡的“新時代虛擬世界”即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互連接產生的“元宇宙”,因此,這種社交和我們目前所理解的社交——

不管是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都不太一樣,它不是關掉電腦就不存在的關係,而是基於我們自己的創造活動而產生出的強連接和強社交,就像小星星和捏臉師“草草蓋蓋”的關係,既是消費關係,也帶着彼此價值觀的認同。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捏臉師會成為元宇宙第一批“打工人”的原因。

為Z世代創造一個或者多個新人設,讓他們可以通過自我身份的更新不重複地感受當下,激活用戶在新環境進行創造的慾望,在消費者和創作者的身份中相互轉化,各自建設元宇宙。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對元宇宙的討論,總是離不開Z世代。

Roblox是首個將“元宇宙”寫入招股說明書的公司,今年3月10日在紐交所上市后,股價漲幅接近10倍,也引發了今年一整年,從西半球到東半球的“元宇宙”狂熱。

但是拋開那些商業幻想,退回本質的數字,我們看到在Roblox高達3710萬的平均日活用戶中,25歲以上的青年人僅佔15%。

這才是Roblox真正的致富密碼,和通往未來的鑰匙。

不管是在哪一種文化中,年輕人都是最主要的參與力量和發酵因素。

不管是虛擬世界還是星辰大海,真正走向未來的並主導未來的,永遠都是年輕人。

很多人覺得疫情催生了元宇宙,因為在全世界被病毒封鎖的這段時間,人們被迫關在家裡,於是出現了線上辦公、線上娛樂的熱潮。

在2020—2021的疫情中後期,出現了第一場“元宇宙的演唱會”、第一場“雲畢業典禮”,出現了Soul、動物森友會等線上社交的場景熱潮。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在《我的世界》中舉辦2020畢業典禮

但是,從另一種非物理性的時間維度來看:元宇宙爆火於Z世代即將成為消費主力的前夜。

2021年,第一批完成大學學業的00后開始踏入職場,而95后中的不少人,已經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職場老兵。

這意味着,因為他們開始掙錢,也開始花自己的錢,他們的消費能力正在被激活。

這種消費能力和他們成長過程中依託於小康家庭所具備的消費力截然不同,而是完全包含着他們這一代消費觀念的釋放。

這意味着,類似“捏臉師”這樣的職業僅僅是全新經濟模式下的一個切入口,通過它,我們也得以窺見下一個互聯網時代商業世界的繽紛一角。

同事那個00后的女兒,加入了某個動漫人物創作的小圈子。

在這個圈子裡,大家經常相互交換繪畫作品,偶爾也能“掙個5塊10塊20塊”。

有一天,她看到了一幅畫像,上面畫著一個紫發的小姑娘。她覺得這幅畫和自己很像,於是提出用自己的畫作進行交換,並額外出10元人民幣“買斷”這幅畫像,作為自設的展示。

你看,當70后、80后和90后還在瘋狂地想要搞懂“元宇宙”是什麼的時候,Z世代卻已經天然地理解並遵循其生存法則,他們或將成為元宇宙的初世代,他們的需求塑造未來。

當然,元宇宙的到來或許還需要時間。

不僅僅是技術發展距離能實現一個真正高沉浸、去中心化甚至與現實連接的虛擬世界還很遙遠,更重要的是元宇宙原住民的生存現狀,可能連2G都沒有…… 

月入4萬的【捏臉師】,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參考資料:

1. 《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

2. 《the truth about GEN Z in China》,McCANN

3. 《元宇宙深度報告:元宇宙的未來猜想和投資機遇》,中信證券研究部·前瞻研究

4. 《元宇宙》,趙國棟、易歡歡、徐遠重著

5. 《“Z世代”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蘇寧金融研究院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1677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12-20 10:34
下一篇 2021-12-20 10: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