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王允臻:區塊鏈在農、林、牧、漁中的應用場景分析

10 月 25 日下午,上海區塊鏈國際周開放日期間,萬向區塊鏈舉辦的區塊鏈賦能鄉村振興主題論壇圓滿落幕。萬向區塊鏈執行總裁王允臻參會並發表主題演講,從宏觀角度總結了區塊鏈在農、林、牧、漁中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式。

以下為演講全文,根據速記整理,略有不影響原意的刪改。

萬向區塊鏈王允臻:區塊鏈在農、林、牧、漁中的應用場景分析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農林牧漁中的區塊鏈》,技術思路,應用場景,和農林牧漁的一個個具體的案例。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是一個很好地結合了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歷史性機會。今天的會場有老朋友、新朋友,有產業鏈合作夥伴,也有來自西北、東北、東南等不同地區的業界專家和夥伴。在此,我對大家能夠出席本次論壇表示歡迎和感謝!

首先,國家的政策方針指導下,我們看到歷史性的機會。我國在綠水青山治理環境后,又一次提出跟農業發展、鄉村發展有密切關係的指導方針,「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不僅是鄉村生產力的提高,也是鄉村在農村生產關係和城鄉關係中的歷史性調整,即上升到數字經濟角度來看待農村的發展,憑藉數字化技術抓住生產關係變革帶來的機會,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在政策指導下落實農產品、治理環境、食物鏈之外的農村資源、鄉村旅遊等資源要素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其特定的價值。

我們回顧歷史上每一次社會巨變對農業的影響 : 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產業和經濟格局的巨變往往讓農業和農民付出代價。大家可能還記得英國的圈地運動,即所謂「羊吃人」的運動,以及後來大量農村人口流離失所來到城市,成為第一批產業工人犧牲品。從 8 歲開始開始做童工,甚至最小的小女孩兒只有 5 歲就在紡織廠里做童工。經濟變化與技術演進的重大變革為農村經濟帶來的似乎往往是負面的東西,這是否有其必然性?

在中國談起這些事情時,我們不禁會想 , 在中國歷史中農業經濟有怎樣的傳承?回顧我國早期的經濟著作,中國是最早、也是最前後一貫地重點研究農村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影響的國家。最早的相關著作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整理的《管子》。漢朝則出現了非常有名的《鹽鐵論》,即使現在讀這本書依然讓人覺得振聾發聵。《鹽鐵論》討論了農村經濟對國家國運以及其在文化上、價值觀念上的影響,這在今天讀起來還是覺得常見常新,很有指導意義。在我們這樣一個高度關注農村經濟的國家,今天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在中國討論鄉村振興,並基於數字化賦能發現新契機,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從邏輯上來說,也是一件高度自洽的事情。

萬向區塊鏈是技術公司,從技術的角度看問題,從我們熟知的技術——區塊鏈入手,了解一系列與區塊鏈相關的關聯技術。萬向區塊鏈在行業定位中的差異化在於我們非常認真地做區塊鏈和關聯技術的整合,區塊鏈如果脫離了關聯技術的技術架構和應用邏輯就沒有太多價值,而且也不利於區塊鏈真正發揮出重組生產關係、重組數據流通方式的潛力。而區塊鏈的關聯技術包括大數據、雲計算、AI、物聯網所有區塊鏈+關聯技術,使得區塊鏈的數據流轉、價值交換等生產關係層面的能力能夠走得更遠。我們的目標是達到以下三個價值:

促進鄉村經濟數字化轉型

鄉村經濟數字化轉型即除了長期以來我們作為個體農戶從事農村經濟或像歐美這樣大型集約式的現代化農場外,尋找第三條路。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在歐洲、法國、西班牙、日本等國家都已經有這方面的嘗試。中國也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嘗試,並有很大的發展前途。

鄉村經濟數字化轉型的要點是多維度、多層面的鄉村經濟協同發展,這不僅是政府層面、政策制定者層面的事情,而是每一個農戶都可以從多維度考慮並參與的,例如從有機農物到擁有附加值的農作物,或是結合網紅經濟、分佈式流量為自己打造出一種前所未有且自主可控的新型鄉村經濟數字化模式。

共同富裕的農產品供應鏈

鄉村經濟和共同富裕這兩件事情之間有非常重要、非常自然的有機聯繫,即如何在農產品價值鏈中讓生產者佔據更有利的位置。我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課本有一篇必讀的詩——《蠶婦》。《蠶婦》是宋代的詩,「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首詩講的是養蠶的一位農婦某天從農村進城去,回來后覺得特別傷心;穿着綢緞衣服的人,沒有一個是像我這樣做絲的農婦。這首詩反映了生產者在整體農業價值鏈中得到的價值非常低。我們國家對價值鏈分佈的不均衡應該不會陌生。在蘋果手機 350 塊美元的利潤里,中國製造者的利潤只有 3-6 美元。這一問題,如今國家號召科技興國,正通過科技創新能力的迅速發展得到改善。回頭再看國內農業,是不是也應該解決價值鏈的問題?我們如何通過公平交易、數字化供應鏈讓農村在越來越豐富的、高產附加值的工業(例如咖啡、茶)里獲取更多的價值?

金融賦能農林牧漁

下面簡單討論一下如何以更細的顆粒度、更精準、更智能地把金融資源和行業發展關聯起來,以及關聯技術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價值。物聯網在鄉村經濟數字化中發揮的作用可能會比在城市經濟中更重要,因為城市經濟里已經有大量 5G 和更好的數字基礎設施部署,剩下的只是接入的問題,如有家庭需要接入,解決最後 100 米的物聯網即可。但在鄉村經濟中,除了廣域網的覆蓋以外,鄉村物聯網需要解決的不是最後 100 米、最後 10 米的問題,而是最後 500 米、最後 1000 米的問題。數據的關鍵價值發揮效用的前提是保障數據溯源和數字孿生所對應的商品確權。隨着農村高附加值的增加,農產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會逐漸增加,同時區塊鏈和物聯網結合的價值也愈加凸顯。

區塊鏈與大數據更多是在激勵機制設計層面的結合。如果要在個體農戶和集約式農場中走出一條新路,就涉及到如何將參與農村數字經濟中的不同參與者組織起來,並在組織中通過圍繞某一種農產品的聯盟為參與者爭取更多的利益。這個過程中需要什麼樣的激勵機制?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農村經濟、讓鄉村真正振興起來,怎樣提供合理的監管與產業治理?以上這些都是建立在農村大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區塊鏈從源頭保護數據的真實性,從數據中挖掘價值。

農村產業鏈可信數字化的溯源產品架構,和物聯網、大數據都相關。在數據層底層鏈 PlatONE 上搭建平台層,應用層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農村產業的需要來創造溯源驗真的產品架構。有了溯源驗真的產品架構之後,不只是單純做 C 端的農產品認證。溯源驗真的重要價值在於為農村經濟帶來更好的金融資源服務,有了可溯源的數據、不可篡改的數據流,農村才能真正地從金融機構中獲得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資源。

很高興跟大家彙報,目前萬向區塊鏈已經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在肉牛領域中,生物資產 1.0 已經落地,通過物聯網+區塊鏈項圈與通信網絡連通,形成時時可驗證的數字孿生,解決畜牧業在獲得金融資源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即雙方信息不對稱。養殖廠非常需要資金,金融機構也樂意提供這方面的資金,通過數字孿生解決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后,即可彌合供需之間的裂痕。目前我們邁出的第一步是做融資,未來在數字孿生的平台上,可以搭建很多延伸性應用。例如畜牧業的保險、交易等,更便於金融機構在投資過程中做相應資產組合。以有機農產品為例,是不是有機的肉類、谷飼牛肉還是草飼牛肉、是不是有機飼養方法等等,這樣差異化的、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也可以在平台上發展起來。

最後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農」,普洱茶追溯驗真平台

普洱茶追溯驗真平台抓住了普洱茶產品的特殊性,普洱茶壓成茶餅后,茶餅上有茶紋,可以利用茶紋識別像人臉識別一樣對資產進行確認。我們目前邁出了第一步,即對茶餅進行管理,為想投資茶餅的收藏者及會所提供資產確認的服務。但正如肉牛案例,「1.0」版只是第一步,在普洱茶的消費環節和交易環節,或者存儲環節,如某一種特定的普洱茶是在東莞潮濕的環境存儲,還是在雲南更適宜且接近原產地的地方存儲,都可以用物聯網設備進行監控,把存儲的數據加入到數字孿生中來,從而細分同一個地方出來的茶餅,哪些是合適儲存的,哪些價值會不斷增長。而不斷產生的可信交易數據,價值指數會反應在整體的估值平台上,形成客觀公正的估值體系。

案例二:「農」,葡萄酒的品質溯源和原產地保護

我們國家在葡萄酒方面不是先行者,但近年在寧夏、山東有所突破,寧夏葡萄酒在國際上得獎,獲得了比較好的口碑。寧夏葡萄酒對比法國葡萄酒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就是沒有老藤。雖然寧夏的水土很適宜,但是沒有太多關於土壤和水紋的數據,沒有老藤,很難按照經驗來判斷酒的價值,即使出了幾款好的酒,也很難形成被廣泛市場所接受的價值評估模式。

區塊鏈和數據溯源可以分析酒的葡萄來自怎樣的土壤,例如陝西楊凌的農科所可以進行土壤分析。我們將這些土壤、水文數據加入中國生產葡萄酒的整體數字孿生體系當中,經過五年、十年的積累以後,中國葡萄酒業就能夠成為高度科學的數字化葡萄酒產業。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無中生有老藤,而是以另一種方式突破經驗評估,形成科學、數字化的評估方式,為中國優質產區的葡萄酒價值確認、價值成長建立好的數據體系。

案例三:「林」,區塊鏈助力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國林業資源產權體系非常複雜,在農村有私人擁有山林,有政府擁有山林,山林的使用方法和修林的方法在每個地方各不相同。區塊鏈可以和關聯技術相結合,如遙感技術、無人機的監測技術,對山林進行確權,特別是未來碳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山林歸屬的確權意義重大。過去擁有一片山林不能砍伐,除了種木耳、種蘑菇沒有其他獲利的方法。山林作為碳捕捉的重要資源,每年在碳經濟中所生成的利益可能將歸於山林的擁有者,通過搖桿技術和區塊鏈的結合,形成資產確權,在資產確權的基礎上形成碳積分的分配體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會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案例四:「牧」,中華原生農牧物種溯源

這些年大家去新疆和內蒙會發現兩種羊,一種是個大的,往往是集約式養殖的,還有一種個小的。但到呼倫貝爾吃手把羊肉的時候給你提供的羊都是個小的,因為個大的是過去二十年從新西蘭、澳大利亞、歐洲引進的,出肉量比較大,我們國家的本土物種出肉只有人家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本土的農牧物種如灘羊、魯西黃牛都具有味道較好等特點,是一種高附加值農產品。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在十年二十年以後,可能這些農牧資源就逐漸被淘汰掉了。事實上國際農業組織曾經在 2009 年出過一份報告,報告總結髮現南美和中美的原生物種在 2009 年往前追溯三十年間,原生的農牧物種在中美、南美、非洲減少了 60%,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現在這個過程正在我們國家發生;味道鮮美或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本土畜牧物種,正在通過取代、雜交,逐漸邊緣化。而飼養灘羊、兩頭烏等本土物種家畜的農戶、農場,其產品的價值,在數字化程度不高的產業鏈下游,很難以可信的方式得到承認,形成農戶激勵的閉環。

我在前面講肉牛的時候提到過數字化項圈,通過無線技術和區塊鏈技術形成可信的數字孿生;如果在數字孿生的數據包中加入對這頭牛的物種的視覺分析數據,例如,魯西黃牛,在確認牛的生命體征、產權,而且還能確認它是不是高附加值的本土物種。在後面捕捉高附加值農產品價值的時候養殖戶就能獲得他該獲得的那部分價值。

案例五:「漁」:基於聲納定點監測的區塊鏈金融服務

無論是近海養殖還是其他方式的魚類養殖,養魚與養羊不同。螃蟹、魚等水產類資產的數量、規模相對不易展現,以可視化的方式進行資產確認。通過聲納技術對水產進行分析,生成結論並打上時間戳,上鏈進行管理,從而解決養殖戶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滿足水產養殖戶的融資和交易需要。這方面的數字化會讓供應鏈更加穩定,減少行業風險。進一步地說,如果某一個省份廣泛地部署了這個技術,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省里的水產養殖戶供應量,有利於產業治理,避免豐年到處都是賣同樣的東西,形成價值的惡性競爭。

最後,我們從價值鏈個環節的分配,來談談 Fair Trade 和共同富裕。星巴克是比較早在全球咖啡行業中推出 Fair Trade 的品牌。星巴克的 Fair Trade 機制,比原來國際咖啡產業當中的價值分配,給非洲、中美洲和東南亞的種植戶多一點價值分配;但其整體數字化程度不高,農民拿到的利潤還是不夠。在中國的數字經濟大潮中,我們可以將「Fair Trade」的理念給予更完善的數字化支持,一方面減少中間環節,另一方面通過流量經濟、網紅經濟縮短從生產方到消費方的距離,降低中間商分配利益的比例。通過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特別是抖音、鬥魚等短視頻或直播平台),不僅使更少的中間商來分錢,而且會給生產者更高的地位和得到消費端更直接的肯定,讓他們確定能捕捉更多的價值。我相信區塊鏈和數字化手段賦能的中國式 Fair Trade,將會為行業走出一條更先進、更有全球指導意義的新路。

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01927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10-27 09:39
下一篇 2021-10-27 09: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