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量罪虛擬幣交易:24家平台中止服務中國客戶,相關司法文件醞釀中

來源:《財經》

記者 嚴沁雯 張穎馨    編輯 | 袁滿

伴隨央行《通知》下發,相關部門已在着手研究如何將監管要求落地。公檢法機關正對虛擬貨幣交易所及“挖礦”等相關情況進行研究,探索定罪量刑的具體路徑,後續預計會適時出台相關司法解釋。

“再不收手,或許會面臨定罪量刑。”頭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人士難掩內心的惴惴不安。

繼定性虛擬貨幣交易為非法后,中國監管者的肅清舉動,仍在升級——完善司法指導性文件。

9月24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網信辦、公檢法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下稱央行《通知》)。

這份被幣圈人士稱為“史上最嚴”的監管文件,不僅再次強調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而且首次明確了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中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下稱發改委《通知》),虛擬貨幣“挖礦”被全面禁止。

隨後,包括Huobi Global(下稱“火幣”)在內的多家涉及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平台陸續表態停止對中國大陸地區客戶提供服務。

截至《財經》記者發稿前,雖然三大虛擬貨幣交易所中的另兩家尚未明確表態(業內通常將火幣、OKEx、幣安並稱為國內三大虛擬貨幣交易所),但中國大陸地區相關業務的清退已成大勢。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約24家涉及虛擬貨幣相關平台宣布停止、限制對中國大陸地區客戶提供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央行《通知》下發,相關部門已在着手研究如何將監管要求落地。多名接近監管的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央行《通知》下發后,公檢法機關正對虛擬貨幣交易所及“挖礦”等相關情況進行研究,探索定罪量刑的具體路徑,後續預計會適時出台相關司法解釋。

“央行《通知》以指導性為主,後續具體案件的偵辦由公安機關負責,目前無法可依,因此接下來兩高可能要出司法解釋。如果司法解釋出來前還不撤,屆時麻煩就大了。”有頭部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內部人士向《財經》記者坦言。

聞風而退:本土地方交易所加速註銷

在9月24日晚間停止中國大陸地區新用戶註冊后,火幣於9月26日再度表示,計劃於2021年12月31日24時之前,在保證用戶資產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有序清退。這意味着,在此時間之後,中國大陸用戶將無法使用這一交易平台。

10月2日,火幣公布了中國大陸地區存量用戶幣幣與OTC交易的清退流程。

事實上,火幣對中國大陸相關業務的清退早已提上日程。有火幣內部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早在今年5月,火幣便制定了相關清退計劃,原定用一年的時間,即於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清退。但伴隨央行《通知》下發,火幣的清退計劃亦提前半年執行。

無獨有偶,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此前就已做好下線相關業務的準備。

“今年春節后我們就已經做好準備,比如監管要求我們下線哪個產品,我們就可以立即下線。原定計劃是在年底前下線相關業務,但央行《通知》一下發,我們就感覺形勢不妙,於是9月底就趕緊執行清退計劃。”已宣布關停中國大陸地區服務的某虛擬貨幣交易所內部人士透露。

強監管即將來臨並非無跡可尋。今年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下稱協會《公告》),直接否定虛擬貨幣的貨幣屬性,指出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緊接着的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51次會議上明確指出,堅決防控金融風險,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此後,多地監管發布風險提示,並針對相關機構及活動開展清理整頓。

6月21日,央行有關部門就銀行和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提供服務問題,約談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要求其不得為相關活動提供賬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

此後的7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活動的風險提示》(下稱《風險提示》),警告轄內相關機構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經營場所、商業展示、營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同時,轄內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相關服務。

彼時,接近地方金融監管的行業人士曾告訴《財經》記者,相關警告內容在此前央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及協會《公告》等內容中均被多次提及,而這次警告則伴隨着進一步的打擊行動。

該人士透露,《風險提示》下發后,北京轄內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接到監管通知,要求註銷公司主體。於是,部分頭部虛擬貨幣交易所註銷了部分關聯企業。“此後形勢開始緩和,直到此次央行《通知》下發,地方金融監管再次進行摸底排查,打擊力度加大,虛擬貨幣交易所相關主體加速註銷。”

《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22日,北京火幣天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火幣天下”)因決議解散,擬申請註銷登記。公開資料顯示,火幣天下成立於2013年12月18日,為此前火幣網的國內運營主體。

而在更早前的6月24日,OKCoin(虛擬貨幣交易所OKEx前身)此前在國內的運營公司——北京樂酷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決議解散。

斷腕國內:24家平台停止服務中國客戶 

事實上,在更早之前的2013年、2017年,央行就曾會同相關部門多次發文,明確虛擬貨幣為虛擬商品,各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虛擬貨幣相關業務,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此後,相關監管部門亦發文提示風險並逐步加大整治力度。

《財經》| 量罪虛擬幣交易:24家平台中止服務中國客戶,相關司法文件醞釀中

不少幣圈人士回憶稱,上一次給行業帶來大震動的還是2017年的“94”文件(記者註: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該文件將ICO(代幣)明確定性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要求停止一切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那年的大牛市由ICO引領,被禁止后幣圈崩盤,有些小交易所直接跑路,大交易所則是發布關網停服公告。”一位幣圈人士回憶道。

《財經》記者注意到,彼時,火幣(當時為“火幣網”)亦曾發布停止交易公告稱,僅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其餘業務不受影響。

於是,將服務器和註冊地搬往海外,成為當時活躍在國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的選擇,“但實際上是‘出口轉內銷’了。”有幣圈人士直言,上一次各交易所出海后,並未關停對中國大陸用戶的服務。

面對監管頻頻警示,為何此前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沒有如此次這般集體熄火?

多名幣圈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在重複強調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的同時,央行《通知》認定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中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同時也規定對相關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境內工作人員應當依法追究責任。這正是讓行業為之一震的關鍵所在。

央行《通知》指出,“對於相關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境內工作人員,以及明知或應知其從事虛擬貨幣相關業務,仍為其提供營銷宣傳、支付結算、技術支持等服務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和自然人,依法追究有關責任。”

此前,針對境外交易所在境內工作人員並未有明確定性,註冊地和服務器在境外的機構也能為中國大陸用戶提供服務。央行《通知》的發布,意味着以上行為將面臨針對性監管。

“比如說你明知這家公司是虛擬貨幣交易所或是涉幣類非法業務,但你依然選擇在這裡工作,那其實就屬於參與非法金融活動。這就與當初的P2P平台情況一樣,如果這個平台後續被立案,你之前的工資大概率會被要求退還,因為屬於違法資產。從這點看,央行《通知》會對很多員工心理會產生極大的震懾。”某頭部虛擬貨幣交易所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在明確境外交易所的境內人員不能逃避法律責任之外,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亦撰文指出央行《通知》還需關注的幾點內容:直接挑明USDT屬於虛擬貨幣,不受中國法律保護;為虛擬幣提供“定價服務”也屬違法,未來會被取締;虛擬幣交易“信息中介”模式,不再處於灰色地帶,已歸於非法範疇;涉虛擬幣投資交易的合同無效,理由是違反公序良俗;重點打擊罪名,由之前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等,逐漸向非法經營罪和詐騙類犯罪更迭等。

“相較於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央行《通知》將相關虛擬貨幣交易認定為非法金融活動,因此其重心逐漸轉向非法經營、金融詐騙等犯罪活動。這說明未來打擊的虛擬幣產業類型和業務類型均會有所變化。據此,我認為DeFi(記者註:基於智能合約平台構建的加密資產、金融類智能合約以及協議)業務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肖颯進一步指出。

另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前,已有約24家涉及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平台宣布對中國大陸地區客戶的服務的停止與限制。這其中包括火幣、BiONE、CoinEX、安銀交易(AEX)、抹茶等交易所,也有包括星火礦池(SparkPool)、蜜蜂礦池(BeePool)在內的礦池、以及包括TokenPocket等在內的錢包。此外,比特大陸也宣布自10月11日起,旗下螞蟻礦機將停止向中國大陸(不含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地區發貨。

《財經》| 量罪虛擬幣交易:24家平台中止服務中國客戶,相關司法文件醞釀中

“之前聽說8月末會下發一個打擊力度非常強的文件,於是我們做空比特幣和以太坊,沒想到9月份又漲了起來,導致我們虧損不少。之後,我們就以為這個所謂打擊力度非常強的文不會再下發,沒曾想最終還是來了。”有虛擬貨幣交易所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通知》發布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亦聯合印發發改委《通知》,虛擬貨幣“挖礦”被全面禁止。

“發改委治生產端,央行治交易端,這套組合拳是對國內虛擬貨幣產業的全面打擊,可見態度之堅決。”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退出隱憂:死水微瀾 

市場關注,接下來虛擬貨幣行業在中國是否會徹底退出。

“大部分肯定是會表態退出,但實際退出與否不好說。目前看,也有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態度比較模糊,背後原因一方面是有的交易所國內客戶數佔比不大,另一方面則是交易所背後的實控人已經身在國外,國內的監管要求無法對其產生影響,最後就是看要保業務還是保團隊。”上述頭部虛擬貨幣交易所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當前,除火幣宣布將清退相關業務外,國內另兩家主要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和OKEx尚未公開表態。針對未來業務發展方向,截至《財經》記者發稿前,OKEx未做回應。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則向《財經》記者回應稱,幣安於2017年搬離中國,目前用戶以海外用戶為主,且在海外走合規交易平台路線,已在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多國提交相關牌照申請。

亦有幣圈人士仍對未來發展抱有希望,表示當下嚴監管在未來或有變數。“現在肯定都要迎合監管,等風頭一過說不定還會調整。”上述幣圈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火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宣布退出相關業務的同時,亦有部分交易所仍在繼續大力招攬新客戶。根據部分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用戶向《財經》記者提供的截圖,在某頭部虛擬貨幣交易所內部員工的微信朋友圈中,可看到“火幣網已經發布公告清退大陸用戶,需要註冊XX平台的用戶可聯繫本人,享受手續費永久8折”等類似文字。

而當下,對於部分選擇退出的虛擬貨幣交易所來說,恐面臨不小挑戰。

有幣圈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火幣在國內的用戶頗多,這次退出可以說是一場自我革命。

對於具體涉及多少國內用戶,火幣集團聯合創始人杜均在向《財經》記者提供的回復中表示,關於清退計劃影響到的客戶數量,目前還未有統計到準確數字,此外,清退中國大陸用戶短期看會對公司的營收有一定影響。

另有虛擬貨幣交易所內部管理人員告訴《財經》記者,雖然此前已經布局並提升國際業務份額,且國內業務也在逐步按照監管要求,轉向區塊鏈技術等方向,但區塊鏈技術應用在短期內很難有實質性突破,因此這些轉型業務能否支撐起公司的新發展,內部確實有不少疑慮。

此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退出過程中潛藏的風險亦需關注。

“交易所退出所帶來的影響並非都是積極的。”有幣圈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當資金不經由交易所,那鏈上犯罪相應地會變得更隱蔽,而且地址不可追溯。交易所還有KYC(Know your customer,即對賬戶持有人的強化審查)和AML(Anti Money Laundering,反洗錢)機制,可以配合有關部門做調證,如果“一棒子”打掉,這些配合的有效性恐怕會降低。

亦有行業人士提醒,需要防範部分虛擬貨幣交易所在退出過程中出現的暴雷風險。“有的交易所動用用戶資金或做了很多風險高的產品,這時可能會藉著業務退出直接跑路。此前P2P平台中就有類似情況,行業清退潮中,不少P2P平台就以監管環境收緊、擠兌潮等為借口,直接跑路,給用戶帶來不小損失。”有虛擬貨幣行業從業人士說。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車寧則進一步指出,央行《通知》中將境外交易所向境內提供服務列為非法金融活動,這其中將涉及到境內人士經營境外平台、境外人士向境內提供服務等不同情形;“挖礦”亦存在如中國公民到境外參與“挖礦”等問題,如何追究落實跨境人員的法律責任仍有待探討。未來,中國應加強國際司法協作,提升相關法律法規的域外執行力,共同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96396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10-12 03:48
下一篇 2021-10-12 07:42

相关推荐